不得不佩服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所說的任何一個詞語都有來源,都有典故,都值得細細考究。之前小編跟大家一起探讨過“亂七八糟”中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說說“東山再起”這個典故。
東山再起,現在意指退隐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複地位。古時,指出山為官,東山再起出自:《晉書·謝安傳》:“隐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複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東山再起起源于三國時期孫權,成語的主人公則是謝安。
1992-9 三國演義(第三組)
東晉謝安,自幼聰慧,舉止大方,才學過人,因在朝廷上遭人妒忌,一直未被重用,随後謝安辭官來到會稽的東山隐居,邀人下棋,邀人賞玩,過得悠然自得。
公元383年,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讨大都督。他回到朝廷調兵遣将,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領導了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閑居以後,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後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
知道了東山再起的典故了,你知道東山應在何處嗎?
在海南,有一座海拔僅184米的東山嶺,風光旖旎,遊客衆多。他的成名仰仗嶽飛的老師李綱,曾被貶于此,遂奉诏回京被重新重用。當地人把這個典故套上“東山再起”,吸引遊客。很多失意之人特意特地到海南登東山。可是,從上面的典故我們了解到,事實并非如此。
在紹興上虞上鋪的一個水路接通的山,曾因謝安隐居于此便還有一個名字:謝安山,有人說這座便是東山;還有人傾向于另一種說法,東山是并非是一座山而是指成都平原以東的山系……
對于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