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面膜銷量受什麼影響最大

面膜銷量受什麼影響最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8:42:30

面膜銷量受什麼影響最大(面膜市場增長愈顯)1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面膜銷量受什麼影響最大(面膜市場增長愈顯)2

李銘澤,美容護膚品專家

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使面膜逐漸成為國内化妝品市場極具代表性的細分品類,并将迎來強勁增長,但産品質量安全仍是其發展的硬道理。

近年來,國内化妝品市場逐漸成熟并向細分化趨勢發展,作為其中快速增長的高滲透率品類,面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追捧。

據市場研究咨詢公司英敏特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國内面膜市場的銷售額年增速超過20%,去年面膜産品的使用滲透率已經達到89.6%,成為驅動整體化妝品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引擎。雖然市面上面膜種類和功效不斷推陳出新,營銷渠道與方式也在更叠變化,但消費者最關注的仍是産品的質量與安全。

消費者訴求穩定 市場潛力大

從古至今,面膜以其獨特的魅力一直陪伴在女性身邊。在中國古代,人們就已經學會利用草藥、珍珠等材料對皮膚進行保養,唐代藥典《新修本草》中所收錄的“神仙玉女粉”便是以益母草為主要成分的美容敷料,因此也被稱為“益母草澤面方”,據《本草拾遺》記載其有“治頗暗,退皴皺,令人皮膚光澤”的功效。無獨有偶,以杏仁浸泡後研為細末、加蛋清調為膏狀的“紅玉膏”據說有“令面紅潤悅澤,旬日後色如紅玉”的功效,相傳是楊玉環的駐顔良方。

時至今日,随着經濟發展和消費結構升級,面膜已然成為“顔值”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内面膜市場零售總額達到了19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面膜類産品在化妝品市場的份額占比也呈現着逐年增長的态勢,預計到2022年我國面膜零售市場規模将超過300億元。與此同時,消費者的訴求也相對穩定,從國内女性消費者需要使用的護膚品市場調研情況來看,面膜以在20歲至30歲受訪者中32%、31歲至45歲受訪者中39%的提及率在各品類中排名第一的位置,擁有潛力巨大的未來市場。

對此,美容護膚品專家李銘澤表示,面膜憑借使用方法簡單、試錯成本低、效果立竿見影的優點逐漸成為化妝品市場中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的品類,“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國内面膜市場已步入成熟階段并領銜化妝品消費增長,之後将進入到強勁而穩定增長的模式。”

國外品牌加速擴張 假貨泛濫

消費者需求決定市場走向,近年來化妝品品牌紛紛将關注點移至面膜市場,從創新産品功能到附加值的挖掘,不斷貼合不斷緊跟趨勢,争搶市場“蛋糕”。伴随技術的發展,市面上各類質地和功效的面膜層出不窮,豐富着消費者的選擇,以寶潔集團旗下品牌SK-II為例,其于去年推出的夜間修護賦活面膜便采用便攜式獨立包裝與啫喱質地結合,簡化使用步驟。

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功效力和溫和性是韓國品牌美迪惠爾保持差異化的關鍵性元素,一方面基于皮膚學專家臨床經驗進行開發,提升面膜在吸收力、貼合度及滲透力等指标的表現,另一方面研發可替代合成防腐劑的天然防腐劑,以減輕肌膚負擔。記者查閱該品牌官網了解到,其2016年銷售額為4000億韓元,截至去年8月面膜累積銷售量已達到10億張。不難看出,消費者對面膜的多層次需求,成為了韓國面膜品牌在國内受到歡迎的基礎。

過快的市場發展卻往往存在隐患,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的《關于18批次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39号)顯示,标示為上海長發豐源藥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的韓國美迪惠爾水潤保濕面膜以及麗得姿化妝品(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代理的韓國麗得姿美蒂優氨基酸保濕面膜分别因菌落總數超标、檢出禁用組分等問題被列在不合格名單中,後經生産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查,并經生産企業确認,均為假冒産品。由此可見,在産品得到追捧的情況下,加強渠道管控、避免假貨頻出也成為了品牌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

現象

面膜成質檢“重災區”

與面膜市場的日益成熟和發展并行的,是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完善。去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布了面膜新行标QB/T 2872-2017,明确指出直接接觸産品的包裝材料、載體不得遷移或釋放對人體産生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質,對面膜的配方、添加的原料及成分也進行了更為細緻的要求。

但複雜的市場環境、良莠不齊的廠商質量等多方面因素,仍造成一些不法分子違規添加禁用組分的現象屢屢出現。

在查閱《關于18批次化妝品不合格的通告》(2018年第39号)時記者發現,共有12家企業生産(代理)的15批次面膜不合格,成為此次檢驗“重災區”,涉及盈雪、賽因詩婷等多個品牌,不合格主要原因為菌落總數超标及檢出地塞米松、氟輕松等糖皮質激素成分。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菌落總數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檢樣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使用菌落總數超标的面膜,如皮膚上有微小的傷口,便可能引起感染或炎症。而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使皮膚在短時間内恢複白嫩,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面膜可能會導緻皮膚屏障受損,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明确規定其為化妝品中的禁用組分。

此外,微信朋友圈售賣的“三無面膜”也由于利潤高、難以監管等問題易被不法商家為獲取利益從中造假或添加禁用成分,危害着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李銘澤告訴記者:“雖然面膜相較于其他化妝品門檻較低,但産品質量安全是其發展的硬道理。”面對市面上花樣頻出的面膜,他提醒消費者應盡量選擇在正規的商場或品牌官網上購買,并注意查看标簽上的生産日期及成分表等信息,以有效避開緻敏成分确保産品安全有效。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