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

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6:06:13

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來源:澎湃新聞 自2022年10月1日起,一批新規将正式落地施行比如,公安機關通過細化部署反有組織犯罪工作,進一步強化掃黑除惡工作機制,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這些新規開始實施)1

一批新規9月起施行

來源:澎湃新聞

自2022年10月1日起,一批新規将正式落地施行。比如,公安機關通過細化部署反有組織犯罪工作,進一步強化掃黑除惡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一些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規定也開始實施,例如新增道路交通标志、私家車車檢服務優化、身份證“跨省通辦”多地試點等。此外,電子煙産品将得到嚴格規範,化妝品、進出口等産業也會迎來新調整。

公安機關細化反有組織犯罪工作:強化“打傘破網”機制

公安部制發的《公安機關反有組織犯罪工作規定》自10月1日起施行。《規定》共10章76條,在反有組織犯罪法搭建的法律框架基礎上,系統歸納了公安機關反有組織犯罪工作職責和基本原則。

這一《規定》對公安機關預防和治理職責及相關程序作了細化;明确了公安機關核查有組織犯罪線索的法律地位和具體程序;明确了公安機關辦理有組織犯罪案件的一般規定和特殊要求;強化了公安機關反有組織犯罪“打财斷血”“打傘破網”工作機制;明确了反有組織犯罪法新設定行政處罰的實施辦法。

道路交通标志“上新”:增加電動自行車車道等18項标志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新設施、交通管理新需求,10月1日起,《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線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增加18項新交通标志,包括“電動汽車充電站”、“電動自行車車道标志”、“禁止電動自行車進入标志”、“注意積水标志”等。

優化私家車車檢服務:10年内僅需上線檢測2次

據公安部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優化車檢服務工作的意見》,自10月1日起,對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将原10年内上線檢驗3次調整為檢驗2次(第6年 第10年),并将原15年以後每半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年檢驗1次。

電子煙監管新标準:僅能銷售國标煙草口味電子煙

《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标準》将于10月1日起實施。标準規定,電子煙霧化物中的煙堿濃度不應高于20mg/g,煙堿總量不應高于200mg。對霧化物雜質和污染物中如重金屬、砷等進行了限量要求。明确了霧化物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和最大使用量,并要求電子煙煙具應具有防兒童啟動功能和防止意外啟動的保護功能。

屆時,所有水果味電子煙将下架,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台隻提供國标煙草口味電子煙和具有兒童鎖的煙具。

化妝品正式實行電子注冊證:可實現在線驗證等功能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自10月1日起,化妝品電子注冊證正式實施。公告指出,按照《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獲準注冊的特殊化妝品和化妝品新原料,及獲準注冊證變更、延續的特殊化妝品,發放電子注冊證。此前已發放的紙質注冊證在其有效期内繼續有效。

此外,注冊人應當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電子注冊證,電子注冊證可實現即時領取證書、短信提醒、證書授權、掃碼查詢、在線驗證、全網共享等功能。

多地試點身份證“跨省通辦”:年底前可在現居住地就近辦理

10月1日起,全國多個省市将逐步啟動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試點工作,年底前,在試點地區實現群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可在現居住地就近辦理。

2021年以來,公安部部署在京津冀、長三角、閩贛、粵湘、川渝黔等區域内開展這項試點工作。截至2022年7月底,各試點地區累計辦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7萬餘件。

央企将設首席合規官:因合規管理不到位或被約談

國資委印發的《中央企業合規管理辦法》自10月1日起施行,明确提出中央企業應當結合實際設立首席合規官,不新增領導崗位和職數,由總法律顧問兼任,對企業主要負責人負責,領導合規管理部門組織開展相關工作,指導所屬單位加強合規管理。

監督問責上,《辦法》指出,中央企業違反本辦法規定,因合規管理不到位引發違規行為的,國資委可以約談相關企業并責成整改;造成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國資委根據相關規定開展責任追究。

海關調整必檢進出口商品目錄:87個商品不再實施檢驗

10月1日起,對涉及非危金屬材料及其制品、電子行業加工設備、幹燥器設備及器具等87個10位海關商品編号的商品,取消海關監管條件“A”,海關對相關商品不再實施進口商品檢驗。

動物診療機構監管:明确界定寵物診療範圍

農業農村部公布修訂後的《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于10月1日起施行。《辦法》規定了動物診療包括動物的健康檢查、采樣、剖檢、配藥、給藥、針灸、手術、填寫診斷書和出具動物診療有關證明文件等,進一步明确界定了動物診療活動範圍。

此外,針對三種類型的動物診療機構,即動物診所、動物醫院以及其他提供動物診療服務的機構,分類設置了許可條件。

執業獸醫注冊和鄉村獸醫管理新規:登記均修改為備案

農業農村部新制定的《執業獸醫和鄉村獸醫管理辦法》,自10月1日起施行。《辦法》細化了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和執業獸醫、鄉村獸醫備案規定。

其中,調整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将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和從事動物診療活動十年以上的鄉村獸醫納入報考範圍。完善備案要求,将執業獸醫注冊和鄉村獸醫登記均修改為備案,規定從事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滿五年的可以備案成為鄉村獸醫。允許多點執業,規定執業獸醫可以備案多家執業的動物診療機構,鄉村獸醫可以在備案機關所在縣域的鄉村從業。

河南明确養老服務目标:每個縣至少有 1 所特困供養機構

《河南養老服務條例》10月1日起實施。到 2022年底,河南省要基本實現每個街道有 1 處養老服務中心,每個社區有 1 處養老服務場所,每個縣至少有 1 所特困供養機構。

其中提到,新建城鎮居住區應當按照每一百戶不低于三十平方米的标準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已建成的城鎮居住區按照每一百戶不低于二十平方米的标準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單項建築面積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标準。

人工智能領域首部省級地方法規:設立倫理專家委員會

10月1日起,《上海市促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條例》施行。這是上海繼《上海市數據條例》後的第二部數字經濟領域地方法規,共6章72條。

《條例》規定,設立人工智能倫理專家委員會,明确其職責,發揮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倫理規範方面的作用。同時,對相關主體開展人工智能研發和應用進行規範,注重勞動者、老年人、殘疾人、婦女、未成年人等群體的保護。根據條例,提供智能化公共服務的,應當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設置必要的替代方案。

動物防疫立新規:飼養犬隻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随意棄養

《福建省動物防疫條例》10月1日起施行。法規重點從動物防疫方面增加規定——要求縣(市、區)人民政府動物防疫主管部門應當合理設置并公布動物狂犬病免疫點,加強監督管理。

《條例》規定,飼養犬隻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随意棄養。攜帶犬隻出戶的,應當及時清除犬隻排洩的糞便,防止疫病傳播。設區的市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犬隻管理辦法,确定登記、管理部門,建立數字化登記管理系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