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熱鬧的婚禮結束後,新郎鄭亮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因為6000元喜宴16道菜有7成是預制,隻需要一千多就能置辦。那麼為什麼預制菜開始火了?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記者了解到,鄭亮家住富陽大源鎮,特意選了市區一家知名酒店最貴的一檔5988元的宴會套餐,卻被發小吐槽是預制菜不如回農村辦。
鄭亮的發小向記者透露,“這份菜單裡至少有七成是預制的,酒店專供,進價很便宜,但具體菜名不便說。”記者以農村家中辦酒30桌為由,向2家商戶提供上文5988元标準的菜單,并交給對方進行配菜。一家商戶向記者介紹,“四樣鮮貨,總共696元。按常規10人桌的量,其他成品菜500元以内可以搞定。”而另一戶商家則表示,鮮貨為時價,存在一定波動。
不過,他估算後認為在1500元左右,5988元菜單上的菜品也都能配齊。
事實上,預制菜在中國已經有了20多年的發展曆程,從1.0的淨菜半成品加工速凍為主的時代,2.0的菜肴包、料理包時代,進入到3R食品的3.0時代。
為了符合人們對高品質食品菜品的消費需求,“預制菜包”可最大限度地保障菜品和食材的新鮮度和原味,省去了食材采購的煩惱,簡化了制作步驟,通過簡單的加熱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成為一道道美味的家庭宴席菜和酒飯店特色菜。
預制菜指的是以農、畜、禽、水産品為原料,配以各類輔料,用現代化标準集中生産,經過分切、攪拌、腌制、成型、調味等環節預加工完成,再采用急速冷凍技術或其他保鮮技術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
預制菜最早出現在日本生活高度緊張、人口密度較大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使得人們選擇了更為便利的預制菜。當前中國也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生活節奏較之前出現了顯著的提速,但是中國的預制菜發展程度明顯低于日本,根據歐睿咨詢數據,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預制菜C端市場規模僅為日本同期水平的29%,表明中國預制菜行業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我國預制菜起步相對較晚,初期受制于行業消費者認知不高、餐飲專業化分工程度低、冷鍊運輸建設不完善等因素,發展緩慢,直到2014年外賣出現,外賣行業對效率的追求倒逼上遊餐飲縮短制作時間,預制菜行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在國内,預制菜目前正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初創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