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新手養魚,最容易導緻情緒煩躁的麻煩事,一定就是魚缸的水質。
當然了,也有可能買到一缸病魚,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單從調理魚缸水質而言,到底什麼因素最重要呢?
我們熟知影響水質問題的幾個因素:
一般來講,對于新手而言,所能熟知的影響水質的因素,會有以下幾點。
無外乎過濾系統、飼養密度、投喂量和魚病,最多,再加上一個硝化細菌也就完事了。
這其中,哪一個因素都重要,都要去有效均衡,而不是有所偏頗。
而目前很多新魚友的做法,是完全盯着其中的某一個因素去了,這才是最容易導緻魚缸水質不好的原因。
想要養好一缸水,不能把重點盯在一個因素上
很多新魚友的做法是,要麼隻把眼光盯在了水泵的功率和過濾上,導緻水泵功率超大、魚缸濾材過多,這樣的做法,有可能導緻濾棉嚴重溢流,根本沒有吸附性。
或者是,濾材雜質太多,水體穩定的時間就會很慢很慢,繼而就開始了各種的折騰。
還有一些魚友,隻把目光盯在了硝化細菌上,追求一個快捷效果。
盲目、随意地添加硝化細菌和各種所謂試劑,或者是什麼闖缸魚、有機物、死魚死蝦等,從而忽略掉其他因素。
這種做法,也有可能給一缸好水,帶來各種白濁期或者化學物質,其實呢?根本不利于整體水質的穩定。
事實是,硝化細菌本來就會自己生成,魚缸内隻要有魚,就有有機物,就有硝化細菌的食物以及菌群的繁衍生息。
最為重要的因素,其實是整體的穩定和平衡,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就是時間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認清楚一個事實。
魚缸水質絕對不是單方面的強悍或者折騰,它本身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有效平衡和穩定。
無論上述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了,這缸水随時都可能報廢掉。
而最最重要的,最後一個因素,其實就是等待。
能夠做到胸有成竹的等待,才是養水過程中最難的
就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内,我的各個魚缸水質都曾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開缸或者倒缸期間,問題更多。
但是,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輕松處理,隻要是魚缸的物理過濾高效,水體中沒有什麼肉眼可見的雜質,剩下來需要我做的,就是等待。
無數次的實踐證明,真正想要達到魚缸水質的穩定,時間可以擺平一切。
從困水到開缸養水,一直到白濁現象徹底消失,大緻的時間,最快也要20天以上。
從觀賞魚入缸以後,水質想要徹底澄清,最低也得十天半個月,在此期間,不是去亂加硝化細菌或者試劑、折騰什麼濾材或者過濾,而是正常投喂或者少量換水即可,這就是最簡單的養水方法,并且是最為快捷的。
這個水質最終養出來的效果,也比較穩固,輕易不會出現反複。
而我發現,所有新手養魚、養水的通病,不是别的,恰恰就是缺少這份等待和耐心。
這才是剛開始養魚,想要得到一缸好水,最為重要的因素。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