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傳統美食有哪些
1.餃子
春節首先想到的肯定要數水餃了,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曆史非常悠久。餃子有着非常好的寓意,俗話說“更歲交子,團圓福祿”,所以吃餃子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新的一年裡能帶來好運。過年時,有時候大家包餃子還會在一鍋餃子内挑幾個“幸運餃”包上硬币,吃到的人寓意着一年都會有好運,那種美滋滋的感覺還真是讓人懷念。
2.年糕
南北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多是用糯米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點,是我國傳統的食物之一,根據飲食喜好可以做出不同的菜式,蒸、炒、湯煮、油炸都适宜。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既寄寓了五谷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又取“年年高”之意,祝願今年勝舊年。
3.湯圓
湯圓,也成為元宵,是我國漢族傳統的食物之一,俗話說“北滾元宵、南包湯圓”,南方稱“湯圓”而北方叫做“元宵”。因為湯圓呈現圓形形狀,諧音“團圓”,春節吃湯圓就是慶祝一家人開開心心、團團圓圓。
4.魚
春節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魚這道主菜,不管是做湯還是紅燒都是一絕,不僅僅是魚的味道鮮美,還有它特别的寓意,魚寓意着“年年有餘”,春節人們吃魚,也是希望每年都有多餘的财富和糧食,是一個非常好的彩頭。
5.雞
春節吃雞也有一個非常好的兆頭,雞取其諧音“吉”,寓意着吃了雞,來年能大吉大利、飛黃騰達。爪諧音“抓”,吃雞爪寓意着明年能夠賺到更多的錢,而吃雞骨頭有着“出人頭地”的含義,所以春節的餐桌上一定會有雞這道菜。
6.糍粑
糍粑是春節裡一道可口的點心,在南方,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過年前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準備,其樂融融。糍粑是用糯米作為主料,做好以後的糍粑可以滾一圈芝麻粉或者是糖上,味道香甜可口,是人們喜愛的春節零食之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是大家阖家團圓的大好日子,不僅過年的氣氛會非常濃烈,而且會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以上這些美食是春節比較常見的美食,當然,我國各地習俗和文化會有所不同,很多地方還會有很多當地比較特色的春節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