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理障礙的治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障礙原因的解釋,我們就拿抑郁症治療最常見的認知行為療法來舉例。
當我們産生認知失調時,覺得自己自己和所處的世界毫無價值、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改變不了現狀、對自己的未來看不到希望時,認知模式就會向抑郁症的方向轉變。
那麼,如果我們能有辦法改變患者的認知模式,是不是就可以治療疾病了?于是認知行為療法應運而生。
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
1.找出認知模式的問題
比如一位考生因為落榜心情持續低落、郁郁寡歡、拒絕社交,最終确診抑郁症。
心理治療師會幫他分析,比如說,因為一次考試失敗就定義自己的全部人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嗎?如果不是理性的做法,你願不願意做出改變呢?
通過訪談,心理治療師會幫他找出自己認知模式裡不合理的地方。
2.改變錯誤的認知模式
找出認知模式裡不合理的地方之後,心理治療師會引導來訪者去思考有沒有可能做點什麼,去改變現狀,人生是否還有很多值得開心和努力的東西。
比如說,除了考試這件事,生命中是否還有其他事情讓你覺得有成就感、讓你覺得幹勁十足?這些事情現在還能不能做?如果不能做是什麼阻礙了你?
通過這種方式幫來訪者建立積極的認知。
3.用認知改變行為
在這個階段,心理治療師會和來訪者一起,循序漸進為他安排一些作業。
比如說,這周能否參加一次好友聚會?
心理治療師會要求他把完成作業的過程記錄下來,下次再進行讨論分析,做出反饋。
通過以上三步,幫助來訪者負面思維和行為越來越少,積極行為越來越頻繁和規律。
對于比較嚴重的精神類疾病患者,單純心理治療的作用有限,這時需要配合藥物治療。根據臨床經驗,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會産生 1 1>2 的效果。
目前,VR 技術也可以被用于心理治療,虛拟現實心理健康系統采用虛拟現實和腦電生物反饋技術,結合松弛療法、音樂療法、正念冥想和催眠療法等方法,構建沉浸式 VR 環境,實時監測受試者的生理心理指标。
針對患有睡眠障礙、焦慮障礙等心身疾病的人群,提供科學合理的 VR 場景和訓練方案,實現心理評估、心理訓練和心理幹預的功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