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爺又去參加葬禮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按牛大爺的話說,人老了就逃不開一個死字,越是怕越是來,那些老朋友們無疑都在告訴自己,人終有一死,最後不過一灘黃土。
可讓牛大爺擔心的是,這3個老友均死于癌症。一個是因為抽煙太長導緻了肺癌,一個是喜歡喝酒導緻了肝癌,有一個甚至是腎癌。這病牛大爺聞所未聞,聽所未聽。
可盡管如此,癌症這兩個字就像當頭棒喝一樣,落在了自己的腦袋上。
由于牛大爺聽說過很多因為癌症離世的消息,而他自己的心髒不好,于是很擔心會不會因為心髒患癌離世,甚至愁得睡不着覺。但是牛大爺的女兒寬慰他,心髒不會患癌症,讓他不用擔心,牛大爺一想,好像真是這麼回事,但是又不知道為什麼心髒不會患癌症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癌症”這兩字,肝癌、肺癌、乳腺癌,似乎人體的每個器官都能患癌,但是卻很少聽說心髒會患癌,那麼為何心髒很少患癌症呢?
而這就要從3個方面說起了。
首先,心髒不易患癌這與心髒的組織結構有關。心髒主要由心肌構成,而心肌細胞是一種終末分化細胞,在人出生後就不會再增殖分裂,數量始終保持不變,而癌症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癌細胞不斷分化和增殖,而癌症的發生和發展靠的就是癌細胞的不斷增殖及分化。換言之,心髒細胞從出生到離世都一樣多,因此便不存在因為增殖分裂而患癌的問題。
第二,這與心髒的獨特解剖位置有關,心髒和血管之間構成封閉的血液循環,再加上心髒位置在人體的核心位置,很難受到外界緻癌物的直接侵襲。
另外,臨近器官難以侵犯心髒,在心髒周圍的器官确實可能會患癌,但是由于心髒區域被心包組織阻隔了,所以腫瘤很難侵犯到心髒。
以上這3點,就是心髒很少患癌症的原因。
心髒雖然不易患癌,但是關于心髒的疾病可不少,其中中老年人便是心髒疾病的高發人群,特别是冠心病、心梗等等。
有的人在生活中出現心髒突然咯噔一下,便會懷疑是心梗的前兆。
其實心髒咯噔幾下,在醫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即心髒早搏。心髒跳動是一系列很複雜的生理系統,每一次舒張和收縮都嚴格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當在夜裡睡覺放松的時候,身體對血液的需求減少,心髒才能得到片刻的休息,如果熬夜或者沒有休息好,就會對窦房結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導緻異端或提前發出号令,于是就會出現心髒咯噔幾下的早搏現象。
因此心髒咯噔幾下,并非是心梗前兆,而是心髒早搏的一種症狀。
心髒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一直到我們死亡它才停止,可以說是十分辛勞的器官。現在很多年輕人由于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導緻心髒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如果想自查自己的心髒健康,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 爬樓梯
西班牙科魯尼亞大學醫院近日研究發現,如果能在1分鐘内爬4層樓梯,說明心髒更健康。在爬樓的過程中,會産生代謝當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維持靜息代謝所需要的耗氧量,這是一種常常用來表達各種活動時相對能量代謝水平的常用指标,可用于于評估心肺功能。
臨床上,一個代謝當量=耗氧量3.5毫升/(千克·分鐘)。而達到10個單位代謝當量的人,死亡風險降低1%。在1分鐘内爬4層樓梯的人,可以達到9-10個代謝當量。
● 提重物
在平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提重物來檢測心髒健康狀況,比如去外面買菜、買水果的時候如果發現稍微提地多一些、重一些就感覺難受、胸悶甚至有胸痛氣短的症狀,那就需要警惕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
● 快跑兩步
快跑兩步被稱為簡易版的“運動平闆負荷試驗”。
運動平闆負荷試驗是目前國内外十分盛行的心肌運動負荷試驗方法,通過這個方法可以增加心髒負荷,從而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以此來輔助診斷隐匿性冠心病。
我們可以采用簡單的快步跑來測試,如果發現快跑兩步就出現胸悶氣短、胸痛的症狀,可能是因為冠心病導緻的血管堵塞,從而導緻心髒供血不足,中樞神經激動,于是就會出現這種症狀。
如果經過自我測試發現心髒有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去醫院做檢查,關于心髒方面的檢查有很多,以下3種檢查就比較常見,它們具有哪些優缺點呢?
1、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能夠觀察心髒冠狀動脈的情況,通過造影劑和X線,醫生能夠清楚地發現冠狀動脈的粗細,以确定後面的治療方案。它是診斷冠心病的一個“金标準”,是一項相對安全、風險較小的手術,如果發現冠脈狹窄,還能直接植入支架進行治療。
當然在做冠脈造影時需要做股動脈或桡動脈穿刺,是一種微創手術,在手術後需要絕對卧床24小時。
2、心髒彩超
心髒彩超是一種超聲檢查,但是比普通B超看得更精細、更清楚,而且還能夠了解血流的方向和速度,可以清楚地觀察心髒結構是否有異常,比如房壁厚度、腔室大小、瓣膜情況等,而且還可以觀察心肌運動情況和心髒的泵血能力。
它能夠較全面地觀察心髒的結構等情況,可以為冠脈搭橋手術是否可行進行評估。
不過心髒彩超無法找到冠脈梗阻的具體位置,對于血管未完全堵塞、心肌未壞死的心絞痛患者來說,心髒彩超可能顯示正常。
3、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可以觀察心髒的節律,常規的心電圖會通過曲線描繪來顯示心髒的活動情況,醫生就能根據報告來判斷心髒節律是否出現問題。
在心髒檢查中,心電圖安全、易行、無創,有症狀的時候做心電圖能對心肌缺血的診斷率達到60%~70%。
不過患者在沒有症狀的時候也可能會表現為正常的心電圖,所以做心電圖檢查要盡量在有症狀的時候做,心電圖并不是診斷心肌缺血的金标準。
此外,除了常規的心電圖檢查外,還有24小時動态心電圖,能夠24小時對心跳情況進行監測,能夠彌補常規心電圖的不足,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适合有心肌缺血症狀但是常規心電圖卻沒有缺血表現的患者,但缺點就是檢查需要一天的時間。
心髒健康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我們要注意保護心髒,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保持樂觀情緒、适當運動、控制體重、合理飲食。
參考資料:
[1]《為什麼心髒絕少得癌?幫你解開心中的疑惑》.美中嘉和腫瘤防治.2021-01-27
[2]《熬夜時,心髒突然“咯噔”一下是怎麼回事?》.生命時報.2021-07-17[3]朱世明.心髒檢查有哪些方法[J].家庭健康,2013:13-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