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霜降是幾月幾日幾點星期幾 今年霜降節氣具體時間

2022霜降是幾月幾日幾點星期幾 今年霜降節氣具體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20:25:43

  導語:寒露節氣之後,我們接下來要迎接的是霜降節氣。很多人都将霜降理解為降霜,但實際上,兩者并沒有直接關系,所謂霜降是指天氣漸冷、初霜出現,意味着冬天即将開始。那麼,2022霜降是幾月幾日幾點星期幾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霜降節氣具體時間。

  2022霜降是幾月幾日幾點星期幾

  2022年10月23日18:35:31,星期日,農曆九月廿八。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兇、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

  在古代,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一候豺乃祭獸。“豺乃祭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中:“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曰:“豺不祭獸,爪牙不良”。意思是說此節氣中豺狼開始捕獲獵物,并以先獵之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如同人間新谷的收獲,用以祭天,以示回報,并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是獸之義,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黃落。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秋天,西風漫卷,催落了葉,吹枯了草。逐漸寒冷的氣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翠減紅消,雁影無蹤。而人的情感,也進入深沉的低谷。離愁别恨,凄風苦雨,盡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觸及人心。

  三候蜇蟲鹹俯。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态中。此時的大自然,是一種寂靜的美。經過了生機勃勃的春,熱鬧蓬勃的夏,收獲喜慶的秋,生命的輪回,又進入休眠的狀态。蜂蝶不見蹤迹,蜇蟲無聲,都為經曆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來年的新生。

  霜降傳統習俗: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僅可以禦寒保暖,還能補筋骨。泉州老人對于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飲酒賞菊

  在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為此時菊花盛開,正值賞菊的好時節。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中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吃鴨子

  在閩南、台灣地區,霜降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北方常說的“貼秋膘”。閩南有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充分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每到霜降時節,閩台地區的鴨子都會賣得非常火爆。

  吃牛肉

  廣西玉林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除牛肉外,羊肉與兔肉也與霜降相宜。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裡面放入幹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丢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兇迎祥。

  登高遠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霜降時節登高遠眺,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還可舒緩心情。

  掃墓祭祖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圹茔,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并相傳至今。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