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價格一漲再漲,不少人紛紛吐槽,從之前的一兩塊到現三四塊,真是越用越貴了,那麼,共享充電寶租金都去哪了?共享充電寶為啥越來越貴了?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人類的悲歡可能并不相通,但在共享充電寶相關的事上,你可以永遠找到同伴。
比如當你忘記還充電寶,看着高昂的租金,隻好咬咬牙買下了它;哪怕你嚴格計算着時間、在最後兩分鐘還上了充電寶,看着扣費六元的通知,也不由得懷念起了從前。
從前車馬慢,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租金也就一兩塊錢;但如今用共享充電寶充電,代價比特斯拉充電還貴。有研究指出,特斯拉ModelS在美國每百公裡的充電費用為9.2元左右,普通家用充電效率為每充電小時可行駛50公裡。
共享充電寶變貴,涉及到背後的經營模式。
為了提高普及率,企業需要給餐廳支付高額入場費。2020年,怪獸就支付了3.8億元的入場費用,入場費與充電收入的比率也從209年的5.5%漲到了2020年的4.0%。每賺00塊錢,企業都要付出4塊的“入場”成本。
交入場費隻是起點,企業後續賺的錢,還要跟商家進行分成。
共享充電寶企業每收到00塊充電費,都會有一部分流向商家和中間商——少則三成,多則四成以上,都不是小數目。
共享充電寶企業想要保證自己的增長速度,就要為占領更多位點,争取更多商家,付出更多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知情的你,最終為這場漲價買了單。
共享充電寶漲價的困局,主要還是由于高度依靠充電收入而過于單一的盈利模式。雖然這些企業有嘗試過其他業務,比如怪獸充電賣起了白酒,還搞過IP聯名,擁有街電和搜電的竹芒科技嘗試了口罩機,但目前看來還并不十分奏效。
而對充電永遠有需求的你,也隻能繼續用着漲價的共享充電寶。隻是,為共享充電寶買單的感覺,可能就像素顔下樓倒垃圾卻遇到前男友——你隻能後悔,自己沒在出門前就做好萬全準備。
共享充電寶的立意是好的,和共享單車一樣,都是為了消費者應急而誕生的産物,不過兩者的套路也都類似,都是先燒錢“跑馬圈地”,然後再瘋狂漲價賺錢。
漲價的确是提高收益的最好辦法,但在多收了錢之外,能否提高精細化運營的能力,讓消費者重新對産品擁有信心,這才是決定一個行業能否長久生存的根本。
所有企業全都躺平漲價,整個行業如同一潭死水,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不負責任。
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每台機器的單時價格不同,卻并沒有明顯的标識告知消費者每台機器的具體價格以及漲價策略,這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再回到我們今天的産品上來,如今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體驗在短時間内很難有所提升,所以我的建議是各位出門還是随身帶一塊充電寶出門,不然幾次試錯下來,花費的錢都夠買一塊新充電寶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