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下元節的習俗是有啥

下元節的習俗是有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0:45:23

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大緻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即設壇供齋蘸神,借以求福免災。

古代結壇方法有九種:上三壇為國家設之,中三壇為臣僚設之,下三壇為士庶設之。後世設壇漸弛。供齋可“積德解愈”;二節食齋。古人于祭祀之前,應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以求外者不染塵垢,内則五髒清虛,潔身清心,以示誠敬,稱為齋戒。齋戒可“和神保壽”;三心齋。心齋可“夷心靜然”。

另一類大略有九:一粗食、二蔬食、三節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氣、八服元氣、九胎食。

享祭祖先

随着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肴,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祯祥的傳統祭祀節日。享祭祖先是對祖先信仰的反映,人類對祖先的信仰,是人類對自身的崇拜。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靈魂表示虔敬,一目的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于後代。祖先崇拜的産生與古老的靈魂信仰觀念有關。原始人認為萬物均有靈魂,人的靈魂是獨立于肉體的存在。由于人類在原始信仰中把自己看作雙重構造,即肉體構造和靈魂構造,因此認為肉體可以死亡,靈魂永遠活着,這就是“靈魂不死”的觀念。

正是這種人的靈魂觀導緻享祭祖先習俗的盛行,為了祈求先輩的靈魂在冥冥之中保佑其子孫後代,使他們免于災難和不幸,人們為祖先亡靈舉行祭祀活動。一般來講,對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廟,國家有宗廟,民間各有祖先堂、家廟,通過祭祀,祈求福祿祯祥。全國各地在具體的祭祖求福中各自有不同的習俗.山東省鄒縣民間,在下元節這天,要專門建醛設宴,祭祀祖先。湖南省甯遠縣民間,在下元節前後,還要普遍進行迎神賽會。

祈願神靈

從祭祀内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溶進了許多農業生産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禳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幹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将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莆仙民間

每逢農曆十月十五,莆仙民間許多人家會在房前空地上排案供食品,燒香貢銀,并讓小孩子用燒着的香枝均勻地插成一片小方塊,叫“布田”。這種習俗據說是祭“亡靈”,俗稱“普孤”,就是普渡孤魂。

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也叫“下元日”。下元節的來曆與道教有關。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說是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别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每逢下元節來臨,水官下降凡間巡查人間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傳說這一天,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