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長假的第五天,大家有啥安排?
假期裡,很多人都喜歡下廚給親朋好友露一手。
這下廚吧,首先要購買食材,而想要買到新鮮多樣的食材,菜市場絕對是個好去處。
圖源:壹圖網
不過,菜市場的食物雖然誘人,但也魚龍混雜,尤其是各種肉。如果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把不健康的肉買回家!
今天給大家盤點了菜市場幾種“坑人”的肉,買時千萬擦亮眼——
過于便宜的牛肉幹
經常買菜的朋友都知道,一斤新鮮的牛肉,至少要60元左右。
而市場裡的很多牛肉幹,卻隻要二三十元一斤,吃起來确實也是牛肉的味道。
但是,幾斤新鮮牛肉,才能做成一斤牛肉幹。這樣算下來,一斤牛肉幹不算人工、運費、包裝費,光材料成本就要近200元。
圖源:壹圖網
怎麼會賣得這麼便宜?
因為這些牛肉幹很可能不是牛肉做的,而是豬肉、鴨肉等肉加上些牛肉膏做成的。
牛肉膏又叫牛肉浸膏或牛肉精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牛肉、牛骨頭熬出的“精華”,加上味精、食用鹽等調味料調制而成;另一種是直接用各種氨基酸、穩定劑加牛肉香精等混合而成。
其實,不管是哪種牛肉膏,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國家允許生産使用。很多“牛肉味”的食物,裡面都有它。如牛肉味薯片、餅幹、方便面調料、湯料等。
最讓人擔心的,是不法商販用劣質肉來制作假牛肉。
此前,江蘇南通、淮安,福建漳州等地,均有商販用牛肉膏對母豬肉、冷凍豬肉進行加工,然後冒充牛肉售賣,或做成鹵牛肉、牛肉幹,在菜市場、網上售賣。
有的不法商販,還可能會用病死的牛肉、豬肉,或者是已經變質的肉,做成假牛肉。
這樣的肉,往往容易感染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産生各種毒素。
如黃曲黴毒素,它是自然界中最強的毒素之一,緻癌力極強,而且非常耐熱,一般烹調加工無法破壞。人若吃了這種帶病菌的假牛肉,輕則引起食物中毒,導緻嘔吐、腹瀉和肺水腫等不适症狀,嚴重可能會危及生命。
圖源:壹圖網
不想買到假牛肉或假牛肉幹,注意這幾點:
盡量選擇規模大、信譽度高的品牌企業、老字号的産品。
正常的生牛肉呈鮮紅色,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膻味兒。
牛肉膏制成的假牛肉呈深紅色,有一股濃重醇香的熟牛肉味;若是劣質、腐敗的肉,雖然被香料掩蓋,但仔細聞還是存在血腥味、腐臭味等異味。
看包裝上的标簽标志是否齊全,價格低到離譜的别買。
顔色過于鮮亮的鹵味
香噴噴的鹵肉向來備受大家歡迎。
而鹵肉之所以色澤好看、味道鮮美,往往是制作過程中使用花椒、八角等調料來調制味道。
但不少制售鹵菜的攤主,為了降低成本,直接使用食品添加劑“日落黃”,甚至一些工業染料,把鹵肉染得光鮮漂亮。
圖源:壹圖網
根據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标準》,日落黃的使用範圍僅為谷物、澱粉類甜品,肉制品是不能使用日落黃染色的。
那些經常吃鹵菜的人,如長期攝入超标日落黃,它可能會在體内蓄積,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傷。
更有甚者,由于一些工業染料價格低廉、色澤鮮豔、着色穩定,不法商家将“酸性橙II”等工業染料用于鹵菜染色,嚴重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購買小貼士:優質的鹵肉外形整齊,無異物;外觀有該品種應有的正常色澤,不過于鮮亮;口感鹹淡适中,具有醬鹵制品特有的風味;鹵肉肉質緊密,沒有肉眼可見的外來雜質。
散裝的肉丸子
氣溫逐漸下降,又到了打火鍋的季節,而肉丸子作為“靈魂食材”,自然是備受歡迎。
在菜市場上,很多商販把各種肉丸子打開散裝賣,這也備受吃貨們喜歡,畢竟一次能買到好幾種肉丸子嘛。
然而,這些看似方便實惠的做法,暗藏健康風險。
肉丸子原本是密封在包裝裡的,如果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就容易出現菌落超标的問題,人吃了以後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
而且,散裝肉丸子往往看不到生産日期和生産廠家,有商販會鑽空子,把過期或劣質丸子拿來販賣。
圖源:壹圖網
購買肉丸子小建議:
兩不買:
①不要買散裝肉丸子。
②不買冰霜多的,這類丸子可能被反複解凍和冷凍。
三要看
:①看生産日期。
②看配料表,盡量選配料簡單的,而且配料表中越靠前(如牛肉),說明在配料中含量越高。
③看含肉量,肉丸的含肉量分為三種,即普通級的含肉量≥45%、優級的含肉量≥55%、特級的含肉量≥65%,可根據需求購買。
過于鮮亮的魚類
大家還要小心那些看起來特别“光鮮亮麗”的魚。
有商販先把魚浸泡在甲醛溶液中,防腐保鮮,再往魚身上噴淋洗衣粉液,确保魚外形完整、顔色鮮亮。
然而,洗衣粉含有活性劑、軟水劑、漂白劑等有害物質,甲醛有緻癌的風險,洗衣粉魚的毒性可想而知!
媒體曾報道,有商家把魚泡到甲醛裡▽
識别“甲醛魚”妙招:買魚的時候,先拿起來聞一聞,魚經過甲醛溶液的浸泡,會有的刺鼻味道。
總之,下廚之路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擦亮眼睛,買到優質的食材!
(養生每日推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