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幾乎每個人聽到腫瘤,都會覺得可怕。對于腫瘤患者來說,他們更是有着複雜多變的心理特征和經常出現的生理問題。癌症病人常見的護理問題由兩個部分組成:生理問題和心理社會問題。
病人常出現的生理問題包括:
1、感染
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皮膚與粘膜的完整性受損、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癌症的惡病質(惡性疾病體質)、營養不足、靜脈導管、導尿管、藥物、其他有創性冶療等。
2、出血傾向
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化療及放療所導緻的血小闆減少、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血病病人因疾病引發的彌漫性血管内凝血、血管破裂、藥物等。
3、貧血
主要原因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疾病和治療、食欲缺乏、進食量減少、吸收不良、缺乏營養素等。
4、口腔粘膜改變
主要原因是疾病和治療的反應。
5、惡心嘔吐
由于癌症本身的刺激、化療及放療的副作用、病人的心理作用等導緻的。
6、便秘
主要原因是使用化療藥物、使用麻醉性上痛藥物、腫瘤阻塞腸腔、長期卧床活動量少等。
7、腹瀉
是放療及化療的副作用,也可能由心理壓力造成。
8、疼痛
這一問題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癌症本身造成的疼痛、與癌症治療有關的疼痛、病人原有疾病引起的疼痛。
9、性與生殖功能紊亂
這一問題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疾病本身症狀的影響、生殖器官腫瘤、外科手術造成的毀形、化療及放療導緻的性功能破壞等。
病人的社會心理問題:
主要表現在哀傷反應的五個階段及罪惡感等其他心理反應。
1、角色紊亂
角色指一個人在社會結構或社會制度中的一個特定位置。但一個人患病後,其角色由一個常态的社會角色轉換為患者角色,此時易發生角色沖突。
2、退化和依賴
出于對疾病的擔心,患者在行為上産生退化,心理上産生依賴(家人和朋友)。這是一種消極情緒,可降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缺乏抵禦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不利于疾病康複。
3、焦慮
焦慮是個體對一個或多個模糊的、非特異性的威脅作出反應時所經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經系統激活狀态。如:心悸、失眠、疲乏、易激怒、缺乏耐心、自責和譴責他人等。
4、抑郁
指情緒低落,心境悲觀,自我評價降低,自身感覺不良,對日常生活缺乏興趣,消極厭世,甚至萌芽自殺念頭。恐懼、焦慮和抑郁都屬于人對應激原的情緒反應。
5、恐懼
原因:預感或感覺到體内長有腫瘤、感到死亡的威脅。
6、預感性悲哀
原因:與疾病晚期、對疾病治療上喪失信心有關。
7、絕望
原因:與身體狀況衰退和腫瘤惡化有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