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醬者,百味之将帥,帥百味而行。”
醬,是中國人民餐桌上的常客,也是烹饪各種美食的絕佳助力。今天的柴米油鹽系列,Crea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作為中國傳統美食的醬,看一看醬的家族、藥用價值以及它的前世今生。
何為醬?醬,音從“将”,所謂“将”,有醬在古代各種調味品中居于主導之意。《說文解字》中對醬的解釋為“醢(hǎi)也”,而“醢”為,“肉醬也”。也就是說醬剛産生時是用肉做的。遠古時,燧人氏鑽木取火,通過蒸釀将食物做熟,燧人氏作肉脯,黃帝作炙肉,成湯作醢。醢就是最早的肉醬。
“醬”以肉為主料,用盛酒的器皿盛,加鹽用酒曲腌制,字型上從肉從酉。《說文解字》稱“從肉者、醢無不用肉也。酒㠯龢醬也。”就是說有代表肉的“月”字旁是因為先秦時期制作醬都是用肉的,而酒則是用來調和肉的。醬是酒,肉和鹽在一起交合而成,《風俗通》:“醬成于鹽而鹹于鹽,夫物之變有時而重。”
對于“醬”《康熙字典》的解釋有:“又豉醬。又菜茹亦謂之醬。麥面米豆皆可罨黃,加鹽曝之成醬。”也就是醬不止是起初的隻用肉制作,還有蔬菜,麥面米豆都可以腌制稱醬。
南北朝時的陶弘景在《名醫别錄》有:“醬多以豆作,純麥者少,今此當是夏者,亦以久久者彌好。又有肉醬、魚醬,不入藥用也。”到現在我們常說的醬,是将面粉或豆類蒸熟發酵,加鹽水制成的調味品。小麥做成的是“面醬”,豆和麥麸制成的為“黃醬”,黃豆制成的叫“豆醬”,制成的汁為醬油。
醬,除了好吃,也能治病
中醫上,醬為一味中藥,主要說的是豆醬。性寒,味鹹,可和脾胃,除熱,除煩滿,解一切魚、肉、菜、蕈毒。
關于醬的功效,陶弘景的《名醫别錄》有:主除熱,止煩滿,殺百藥、熱湯及火毒。《日華子本草》:“殺一切魚、肉、菜蔬、草毒;并治蛇、蟲、蜂、虿等毒。”《方脈正宗》記載了解百藥、百蟲、百獸毒的方法:水洗豆醬去汁,以豆瓣搗爛一盞,白湯調服。再以豆瓣搗爛,敷傷損處。而關于醬能殺百藥這個功效,存在争議。
《本草綱目》有将醬汁從下部灌入,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飛蛾蟲蟻入耳;對于瘋狗咬或者湯火燙傷未形成瘡的,可将豆醬汁敷之有效;中砒毒,調水口服。另外,醬還可祛時行暑熱、疠毒、瘴氣,解腎熱邪。
對于大多數中藥,越陳越好,醬也是其中之一。陳豆醬味鹹酸冷利,《本草經疏》中說醬也分三六九等,隻有放置陳久的豆醬可入藥,可以除熱、止煩滿及湯火傷毒,能解一切魚、肉、菜蔬,毒蘑菇的毒。《瀕湖集簡方》中也以三年陳醬,化入水中,頻漱口來解口服輕粉導緻的口腔潰破。《本草求真》中也說明三年陳豆醬的殺藥力要優于小麥醬,也就是面醬。
另外,豆醬還可以治療治妊娠下血和治妊娠尿血。以醬汁研石硫黃作泥,以生布揩破,敷瘍上治疬瘍。用醬清和蜜,溫塗手指足指治不可忍的掣痛。
淡豆豉與神曲——豆醬的親兄弟《本草求真》雲:“豆醬(專入腎)。本豆與面蒸罨。加鹽與水曬成。”中藥裡還有兩個豆醬的親戚,淡豆豉和神曲。之所以稱為親戚,是因為它們的原料是大豆和面粉,與醬的原料有重疊,而且都有發酵過程。
淡豆豉是大豆浸泡在桑葉、青蒿煎煮的水中經過一系列的炮制發酵而成,當然發酵本身就算是一種炮制手法,提出來隻是為了突出一下。
淡豆豉性味苦寒,具有解表,除煩,宣郁,解毒之功效。用于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
神曲,以青篙、蒼耳、野蓼自然汁,杏仁泥、赤小豆和白面,如造醬法釀制者,多于三伏日制作。神曲裡的豆不為大豆,而是赤小豆神曲為消食化痰要藥,主化水谷宿食,行氣調中,健脾開胃,治症結脹滿,洩瀉痢疾。
醬家族的名人——郫縣豆瓣醬作為醬類産品的名醬,郫縣豆瓣醬顯然是帶着地标的調味料。由辣椒、蠶豆、面粉、黃豆和蠶豆組成,以“色紅褐、油潤、醬酯香、味鮮辣”為特色。制作過程中發酵依然是醬制作的關鍵,黃豆、糯米混合制成曲餅,與面粉、蠶豆瓣混合自然發酵。因為有辣椒,郫縣豆瓣醬還增加了驅濕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四川的氣候特點。
榆仁醬、蕪荑醬——醬的表親前文提到的《康熙字典》中的解釋,醬不僅有豆醬面醬,菜茹之類也可為醬。中藥裡便有兩味藥,榆仁醬和蕪荑醬,雖不為豆類所制,但依然有它們的藥用價值。
榆仁醬,榆莢仁和面粉等制成的醬,陳者尤良。《食療本草》主要記載它的功效為能助肺氣,殺各種蟲,下氣,令人胃口開能食。心腹間有惡氣,從内消之。外用塗抹各種瘡癬效果良佳。突然因冷氣導緻心痛,食榆仁醬可病愈。還治小兒癫痫,小便不利。
蕪荑醬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實與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醬。功效殺蟲,除瘡癬。《食療本草》稱蕪荑醬在殺蟲,利大小便,消心腹惡氣方面的作用要優于榆仁醬,但多食落發。
醬頭與醬,同是中藥,卻沒有半毛錢關系中藥裡還有一味藥叫“醬頭”,隻看名字好像和醬必然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實際上,它是植物醬頭的塊莖,有清熱解毒,調經止血。可用于痢疾,消化不良,胃痛,崩漏,月經不調;外用治疔瘡初起,外傷出血。看下它的别名“绛頭、赤地膽、血地膽、大紅藥”,就可以和醬的關系捋開了。
孔子有雲“不得其醬不食”,究竟為何意孔子于飲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論語·鄉黨》有雲: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食饐(yì)而餲(ài),魚餒( něi )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得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沾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短短的《鄉黨》的片段中與吃有關的“食”被提13次。
張之傑教授在釋意“不得其醬不食”時曾講:孔子時代,豆、面類發酵調味料──豆豉、豆醬、面醬、醬油等還沒被發明。在先秦古書上,醬是個通稱,泛指各種醬類。《周禮·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罋。”王室甚至設有制作肉醬的官吏“醢人”,古人對醬的重視,實非今人所能想像。
《禮記·内則》中說的詳細:“濡雞,醢醬實蓼;濡魚,卵醬實蓼。濡鼈,醢醬實蓼。腶脩(duàn xiū),蚳醢。脯羹,兔醢。麋膚,魚醢。魚脍,芥醬。”簡單說就是吃什麼東西配什麼醬。各色醬和各種食物相搭配,久而久之約定成習,甚至形成一種“禮”。比如,古人吃魚脍,也就是生食的細切魚絲,要沾芥醬。魚脍膻腥還有可能含有細菌寄生蟲等,要用芥醬殺菌調味,中國食生魚片的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而現如今,吃刺身配芥末看來也不隻是為了增進口味。
我們知道,醬是發酵的産物,發酵物中通常都含有豐富的酶,人通過食用醬等發酵物其實給身體提供酶,幫助人體消化。酶有專一的屬性,就是說一種酶隻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底物。而孔子提到“不得其醬,不食”的内含與現在我們所了解的酶的專一性相對應,吃什麼東西就吃相應的醬可以提供相應的酶去分解催化,幫助人體消化轉換成人體自身的東西,為身所用。
先秦之後,漢代出現了豆醬和面醬,魏晉南北朝又出現了醬油。進一步繼承并發展了醬對于中國飲食的影響。猶如唐詩興盛之後的宋詞,宋詞之後的元曲,都是人類發展的寶貴财富。
Crea重在分享中醫知識,不建議大家單純靠文章内容來診斷病情。Crea希望能帶動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學中醫,通過大家自己的努力成為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的第一道保險。
如文中涉及劑量僅供參考,治療仍需醫生辯證。
分享養生知識、探讨健康哲學、共享輕悅人生,歡迎點贊關注哦^_^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