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是聊城

為什麼是聊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10:10:58

為什麼是聊城(這就是山東聊城)1

碧霞祠。

為什麼是聊城(這就是山東聊城)2

20世紀90年代,碧霞祠得以恢複重建。

為什麼是聊城(這就是山東聊城)3

祠内現存明清時期石碑。

為什麼是聊城(這就是山東聊城)4

乾隆皇帝親筆題下“禦飲井”。

為什麼是聊城(這就是山東聊城)5

“禦飲井”至今仍在,由于年代久遠,無人使用,古井被塵封。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李連顯 聊城報道

明清時期,臨清得益于京杭大運河漕運發達,商業繁榮,是當時全國重要的商業大都會,曾被清乾隆皇帝譽為“富庶甲齊郡”。地處臨清市東郊,毗鄰古運河,就有一個名叫“歇馬亭”的小村落。相傳村中有一座“歇馬亭”,始建于明代萬曆年間,供來往客商停腳歇馬之用。

這便是“歇馬亭”的村名由來。傳說,歇馬亭為泰山神碧霞元君乘馬西巡時駐跸之所。相傳,乾隆帝七巡江南每至臨清,都要登岸到歇馬亭碧霞宮内瞻仰碧霞元君。因此,在曆史上,臨清歇馬亭美名千裡,在魯西、冀南、山西、河南甚至東北地區享有盛譽。

可惜的是,古歇馬亭于20世紀60年代廢棄。據大辛莊辦事處歇馬亭村村委委員李文佩介紹,20世紀90年代,對照老照片及現存史料介紹,臨清市籌資對泰山神碧霞元君祠進行了恢複。盡管恢複後的碧霞祠規模和氣勢不及以往,但聖母殿、玉皇殿、碧霞宮、王母宮等主體建築很大程度上得以重現。

據歇馬亭村蘆翠平老人講述,她來到歇馬亭已有60年時間,盡管沒有親眼所見,但聽老人講,歇馬亭确實存在過,可惜後來被人為破壞。而且,早年的碧霞元君祠規模和面積大得多,差不多是現在的兩倍。李文佩說,距歇馬亭不遠有一口古井,就在六十年前,還有很多村民取水飲用。

跟随着李文佩的腳步,大衆網記者來到這口古井旁,一塊石碑上“禦飲井”三個大字非常醒目。據李文佩介紹,這三個字由乾隆帝親筆所題,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停留此處,宮女奉上一杯茶,乾隆皇帝頓覺香甜可口,便問茶水出處,後來得知出自這口井,誇贊之餘提筆寫下“禦飲井”三字。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十和九月十五,歇馬亭村都要舉辦廟會,村民說這是為恭迎泰山奶奶回娘家。這一天,廟會内鑼鼓喧天,舞龍舞獅,文武戲班争相獻藝,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香客彙集歇馬亭,還有綿延裡許的迎駕隊伍,場面異常壯觀和火爆。

正因泰山奶奶每年要回臨清,臨清人便建起了碧霞祠。至清朝時,乾隆皇帝南巡,地方官吏在此迎送聖駕,又把十裡長亭改稱為“歇馬亭”,所以泰山奶奶廟便又稱“歇馬亭奶奶廟”。據了解,臨清廟會衆多,屬于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現象,其中,歇馬亭廟會獨樹一幟。

責編:趙志鵬

審核:李兆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