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之所以被稱為鼓浪嶼,是因為在島上西南方向海灘有一塊裡面有洞穴的礁石,每到漲潮的時候大浪拍打礁石,發出的聲音就如同擂鼓一樣,鼓浪島也因此得名。鼓浪嶼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早在3000多年就已經出現,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
鼓浪嶼被叫做鼓浪嶼的原因
鼓浪嶼最開始名叫圓沙洲,别名園洲仔,明朝的時候改稱為鼓浪嶼。因為西南方向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裡面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的時候,大浪拍打這塊礁石,聲音如同擂鼓,因此人們又稱這塊石頭為“鼓浪石”,鼓浪嶼也因此得名。
鼓浪嶼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隸屬于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和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和廈門大學隔海相望,全島綠地面積覆蓋率達40%以上,景點衆多,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光。
鼓浪嶼曆史悠久
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時期時代,鼓浪嶼就已經出現了,現在的鼓浪嶼占地面積約為1.91平方公裡,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島上的岩石常年受海浪擊打,形狀峥嵘、俊秀挺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