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滕文公上 全文注釋及音頻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
中華經典名著《 孟子 》第五卷 滕文公上(1-3章)
中華經典名著《 孟子 》第五卷 滕文公上(4-5章)
卷五·滕文公上
本篇共五章,前三章記錄孟子對滕文公的開導。其中第三章所記,是在滕文公準備實行仁政時,孟子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要點是實行井田制,以及興辦各級學校,對老百姓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孟子之所以推崇井田制,主要是因為有利于保障老百姓的生活,從而為推行禮義建立基礎。他對井田制的實施也做出了大體規劃,特别強調劃分田界的均勻公正。第一章勉勵滕文公學習聖人之道,第二章就喪禮之事要求滕文公以身作則,這兩章或坐而論道,或就事論事,但都貫穿着“行仁由己”的原則,強調個人蹈行禮義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本篇的最後兩章,分别記錄了與農家和墨家的對話。孟子對農家的駁斥,集中于“賢者與民并耕而食”的主張,其主要依據是社會分工的必要性。而孟子對墨家的批評,則集中于薄葬的主張和“愛無等差”之說,他強調“孝”在各種人倫品德中的優先地位,其中“不葬其親者”的寓言可以理解為是在闡發孝與葬禮的關系,即喪禮這種形式,是孝子之心自然地呈現。孟子自稱“知言”,别人也說他“好辯”,《孟子》一書所載的論辯,比較多的是與君王或弟子之辯,這兩章卻是與其他學派的交鋒,有特殊的價值。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
《孟子》一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了複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轼等影響很大。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贻矩”指《孟子》七篇給天下人為人處世的規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于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于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于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曆魏、齊、宋、魯、滕、薛等國,并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着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着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鑒别,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僞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拟聖而作”。所以,盡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内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曆代為《孟子》作注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總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着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蕩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争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聖人”,孟子也被稱為“亞聖”。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麽《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