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三伏,暑濕潮熱,又到了皮膚病的高發季節,來門診看皮疹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因為一到夏季,蚊蟲肆虐,寶寶的皮膚也跟着遭殃。
門診案例
近日,5歲的小明雙下肢及腰背部出了好多疹子,部分疹子還伴随少許水泡,幼兒園老師擔心小明患了水痘,立即聯系到小明父母,建議盡快帶孩子上醫院就診。
醫生從小明媽媽口中了解到小明最近放學後喜歡在樓下公園玩耍,不發燒,精神也很好,疹子也都集中在四肢,瘙癢喜歡抓撓。聽了媽媽的描述,再看小明的皮疹,的确沒有典型的水痘那麼紅,小明被診斷為“丘疹性荨麻疹”,屬于蚊蟲叮咬皮炎,給予抗過敏治療數日後,小明的皮疹很快好轉,10天後皮疹就全好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經常容易誤判,分不清“水痘”和“丘疹性荨麻疹”的區别。本期,佑佑寶貝就來教會大家如何分辨和應對!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強,可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或接觸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傳染。全年均可發病,冬春尤其易發、高發,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相對常見;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極易在中小學、幼兒園形成聚集性疫情。
典型的皮疹特點是:向心性分布、“四世同堂”(斑疹→丘疹→水疱疹→結痂)。
皮疹首先見于軀幹和頭部,随後可蔓延至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手腳出現“痘痘”較少。
一般發熱後 24 小時出疹,水痘最初是紅色的斑疹,迅速發展成丘疹,孩子會自覺皮膚略瘙癢,之後水痘逐漸變為充滿透明液體的疱疹,形如“水珠”,疱液先為透明,後變渾濁,疱疹處常伴瘙癢。
新發的皮疹持續3-5天後,若沒有繼發感染,5-7天就會結痂,1周左右痂皮脫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且水痘皮疹瘙癢不重,常伴有低中熱表現。
二、什麼是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又稱荨麻疹性苔藓或小兒荨麻疹性苔藓,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春夏或夏秋季節多見。
其主要症狀為皮膚上長出豌豆大小的紅疙瘩,少則三五個,多則幾十個,有時疙瘩的中心會起疱,甚至發展成比較大的水疱。疙瘩通常長在腰、臀部、大腿、小腿上,奇癢難忍,抓破後容易糜爛而導緻繼發感染。皮疹常常瘙癢劇烈,夜晚特甚,往往影響睡眠,患兒精神不安。
大多數發病主要與昆蟲叮咬有關,如蚊子、臭蟲、蚤、虱、螨、蠓等叮咬後引起的過敏反應。個體素質對昆蟲叮咬反應不同。昆蟲叮咬皮膚後注入其“唾液”,使對這些物質過敏的兒童産生本病。這是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緻敏需10天左右,此時再受叮咬則促成皮疹發生。
當被昆蟲叮咬後,皮膚會出現成組或成簇的紅色或暗紅色丘疹或風團,頂端常有小水疱,偶爾為大疱,有的寶寶在皮疹消退後還可出現色素沉着斑。在蚊蟲多的季節,小朋友裸露在外的部分多次受到蚊蟲叮咬,會出現類似水痘「四世同堂」的皮膚表現。但從症狀上來講,它和水痘的區别還是挺明顯的。
這裡,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張對照表,方便大家分辨。
那麼,丘疹性荨麻疹與水痘在治療上有何區别呢?
水痘作為病毒感染疾病,以抗病毒治療和對症處理為主。
丘疹性荨麻疹是因為各類小昆蟲叮咬皮膚,引起皮膚過敏和炎症反應所緻,治療以防蚊蟲、通過外用激素類軟膏、使用抗過敏藥緩解症狀為主。
1.水痘的治療及預防針對丘疹性荨麻疹的主要治療藥物是:
生活預防措施:
春夏季寶寶最容易過敏、起疹子,為了減少寶寶生病的痛苦,家長們要更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護理細節,做到提前預防,及時應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