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域廣闊,是多民族交流的聖地。數不清的绮麗山水,多姿的風情小寨,遍地分布的吊腳樓,還有神秘特色的美食文化。
說到美食,貴州就像一個大家庭,融彙了不同種族的飲食習慣,把特色的美食傳承下來。當然了,其中也不缺乏各路怪菜。
今天,小編想跟您聊聊貴州那些被當地人看作珍寶,外地人直呼受不了的怪菜,看看你能不能吃得下去呢?
怪菜一:鼓藏肉
鼓藏肉是一道苗族特色菜,一般苗族人會在十月中旬殺豬招待客人,鼓藏肉是當地請客待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一般是選用新鮮的豬胸肉放到鍋裡煮,煮熟之後再切成大小相等的三角形。
鼓藏肉切好之後再裝進備用的小碗裡放在蒸籠裡蒸一下,據說這樣做的原因是防止肥肉太過于油膩。
在鍋裡蒸上四五個小時後再取出來,取出來時肥肉的油脂已經蒸得晶瑩剔透。
配上貴州特有的胡辣椒蘸料,鮮美多汁,入口即化,吃在嘴裡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
當地人一般把鼓藏肉的肥肉讓給最尊貴的客人享用雖然是一番好意,很多外地人依然表示下不去口。
清蒸肥豬肉這個做法還是第一次見,主要是豬肉腥味太重。 一般的調料駕馭不了它。所以外地人很難說服自己吃下去。
怪菜二:獨山鹽酸菜
獨山縣在貴州南部,這裡出産了一種味道非常奇特的鹽酸菜。這種菜在當地還很受歡迎。
鹽酸菜是用新鮮的青菜的根部和葉部腌制而成,整個過程比較繁瑣,複雜。
先要将新鮮的蔬菜,洗淨之後晾曬,然後進行二次清洗,在烈日下暴曬一到兩天。
青菜裡面的水分淡走七八成之後,再用鹽去揉搓它,腌制一兩天,排出青菜裡面的水分。
最後把腌制好的菜摘一下,去掉,多餘的皮和葉子,然後用秘制的甜酒,糖腌制。
最後再按照比例加入辣椒粉、蒜、白酒、食用油分壇儲存,大概兩個月之後就可以撈上來享用了。
鹽酸菜色澤明亮,氣味芳香。裡面的蒜白和蒜苗充分地發揮了香氣,辣中帶酸,酸酸辣辣,鹹甜适中,脆嫩爽口,十分的刺激人的食欲。
不過,外地人一般覺得這個味道太沖鼻了,很嗆人,而且它的品相很像是爛掉的葉子,所以,外地人很難接受。
怪菜三:牛癟湯
這道菜可是遠近聞名的一道菜,沒去過貴州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種菜。牛癟湯是貴州當地的特色美食,而且想要把它做好并不容易。
牛癟湯在當地人的口中又叫作:“百草湯”,就是要把牛胃和牛小腸裡面沒有消化完的草料掏出來。
擠出其中的汁液和牛膽汁混合作為湯底,一般貴州人都會用這個湯底涮火鍋,裡面還要加入十幾種香料調和。
黔東南少數民族經常拿這個招待貴賓,牛癟湯的賣相一言難盡不說,還一種無法描述的味道。
吃過的人都說相當的提神醒腦,這道菜有很多當地人都望而卻步,更别說咱們外地人了。
怪菜四:花江狗肉
有句話叫做:“狗肉滾三滾,神仙都站不穩”。在貴州花江鎮有一道狗肉,被稱之為:“貴州三絕”之一。
花江首先要選擇肉狗,把狗肉用幾十種調料烹饪煮熟之後,切成薄片,用來涮狗肉的湯必須得是熬了幾十個小時的狗肉清湯,它的蘸料也是由十幾種香料調配而成。
一般都會選擇邊涮肉邊喝湯,蘸着調料,狗肉的香氣絲毫不次于驢肉。而且它的湯頭十分的鮮美。
營養價值相當豐富,可以說集麻辣鮮香為一體,吃過的人沒有不拍手叫絕的。
這道菜雖然好吃,但是對于很多不吃狗肉的外地人來說肯定是無從下口的。
朋友們,貴州的怪味菜還有很多種,它們的味道也是褒貶不一,你們覺得上面這四道怎麼樣呢?想必每個地方都有專屬于它的獨特美食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