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起源于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随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潑水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春節、元宵、端午、清明、重陽、中秋”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沒有列舉少數民族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節日,“中國”是指“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包括五十六個民族。所以說“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是我國雲南地區參加人數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個節日,是使用傣曆的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數民族的節日,傣族的潑水節最為熱鬧,但不是所有的傣族都過潑水節,傣族的旱傣和水傣過潑水節,花腰傣就不過潑水節。
西雙版納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源于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随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車裡》一書中有段記載:“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詣佛寺赕佛。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由頂至踵,淋漓盡緻,泥佛幾為之坍倒。浴佛之後民衆便互相以水相澆,潑水戲之能能事”。這段記載雖不盡其祥,但已告訴人們,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上文所說的“元旦”并非公曆的1月1日,而是傣曆新年來臨之日。
西雙版納潑水節注意事項
1、潑水禁忌:老人、小孩和孕婦是不能用水潑的,一定要記得。
2、關于穿衣:盡量不要穿白色、淺色的衣服,特别是女性朋友,還有不要穿厚重的衣服,濕了之後就會更沉,以免發生意外。如果可以就帶一身替換的幹衣服帶好,做好防水準備,潑水結束後找地方換濕衣服。
3、防水工作:記住哦,從酒店出門潑水的時候,除了必要的手機、錢包、相機等,其他不是一定要帶的就不要帶出門了,防水工作一定要做好。那些手機相機防水袋可以根據需要提前買好,以防遇水損壞。
4、還有注意禮貌和安全:對于不方便參加潑水的朋友不要硬用水潑别人,也不要哄搶水源,盡量在粗糙的地面來水,以免滑倒。
5、如果你戴眼鏡:戴眼鏡的朋友注意啦,盡量把眼睛固定好再參加潑水,别人不會因為你戴眼鏡就“不祝福”你哦,要防止眼鏡被弄丢。
6、注意防曬:4月中旬的西雙版納太陽比較猛烈,最高溫會達到30度,必要的防曬要做好,防曬霜最好不過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