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和朋友一起爬了位于蘇州常熟市的虞山。
虞山東南麓伸入常熟城,有“十裡青山半入城”的美譽,長6.5公裡,寬3公裡,海拔263米。商朝末年,周族人仲雍(虞仲)為了讓位于弟弟,離開故土來到南方,死後葬于此而得名。
行程以興福禅寺為起點,從山頂往西北方向走,下山後,沿大路回到起點。
山下茶館,喝茶人連成一片。
山門前幾乎全是面館,蕈(xùn,一種菌菇)油面是它們的招牌面。當地有一種松樹蕈,号稱“素中之王”,是這裡的特色美食。
松樹蕈口感類似松茸或牛肝菌,油是菜籽油,面和昆山奧竈面類似。兩碗蕈油面70,一碟白斬雞40,很簡單的午餐110元。不管松樹蕈能不能在素食界稱王,但價格确實能打。
疫情期間山上的所有寺廟都不對外開放,因此沒能參觀興福寺。
山道非常平緩,直直通向山頂,上山與其說是爬,不如說是走。
山道邊的景色平平無奇,不知道拍什麼好。
山頂不高,一不小心就到了。這裡有馬路,還有公交車,可以乘車去往各個景點。據說疫情以前還可以開車進來。
許多人往桂香園裡走,問路邊店主這裡面是幹啥的,他說是走路的。
對園子的景色沒太多期待,選擇了桂香園旁邊的大路,如果一路都是這樣的景色,何必跑幾十公裡來這裡看呢。
幸好路邊及時出現茶園,解放了無聊的眼睛。
很快來到收費點,30塊錢包括好幾個景點,本次隻逛了劍門景區,其他地方沒時間去
劍門景區内,小店門外免費聞臭豆腐的味道
古劍閣,等樹葉長出來,想必能成為一景。路邊的安防柱和上面的KT闆不太美觀,應該很少人願意讓它們入鏡。
藏海寺嬌黃嬌黃的外牆,鮮豔得可愛,同樣是疫情原因,大門緊閉
牆上笨笨的畫功,何德何能可以出現在景區内供人欣賞留念呢?
藏海寺對面,可以俯瞰遠處的尚湖景區,當天空氣能見度有些低
路上黃線和藏海寺同色,把它想象成一道從寺院發射的金色佛光。劍門景區隻有劍閣和藏海寺,沿這條路再走不遠就出了景區門了。
路邊研究茶樹的遊客
大路實在無聊,跟着别人拐進小路
小路逐漸變成野路
樹枝上不時看到驢友留下的布條
從野路回歸正道
懸崖下的小湖,藍色讓人内心安靜
山下陽光又暖又斜,照得茶園綠和小路紅十分鮮活
透過樹木的掩映,開始看到村莊
蘇南的村子家家自建别墅,門口都有小汽車,生活富足
每家的房子都很相似,有的幾乎一模一樣,也許用了同一份圖紙
山下散步景色比山上好一些,一路是茶園、菜園、池塘和竹林
兼具宣傳作用的小公園,幾位附近居民在這散步。山下這一路都很清靜,疑似遊客者隻看到寥寥數人。
白色茶花,純潔而美好
“什麼風把你出來了”
藍色鐵門上印着“軍隊房産,到期收回,不再續租”
這裡有煙囪的人家不多見,隻看到這麼一戶還在用柴火做飯
傍晚時分來到起點附近,和朋友道别。行程四個小時左右,走了一萬九千多步
找廁所時來到一處有花圈的空地
再往旁邊的山上走是墓地。一個人在這裡也沒什麼害怕的,天地以萬物為刍狗,而人是有感情的,家人去世選擇這塊風水寶地好好安葬,反而是溫情的體現
再下山天就快黑了。
這次虞山行沒有預期的那麼好,或許有美景隻是沒有去到?當地人來玩玩挺好,遠道而來性價比不高。
如實拍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