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湯作為飲食文化中最有營養且最容易被消化的深受大衆喜愛的食物,廣東地區,一碗靓湯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而在農村很多湯品除了會用到雞鴨肉和豬骨還會利用新鮮的藥材來制作,本文就為大家盤點十大适合煲湯的鄉下之物,一起了解下吧。
石菖蒲是一種花果期在每年的2至6月份,在國内有着廣泛栽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20至2600米海拔處的山溝流水礫石間或山澗水石縫隙中,根莖部分不僅可以入藥還可以配合着豬心或排骨進行煲湯。
地桃花是在國内長江以南地區有着廣泛分布,全年皆可采收的植物,又被稱為刺頭婆、癡頭芒,是在鄉下随處可見的野草,它的果實常常會沾到經過的路人的衣服上,而它含有豐富營養的根莖常常被拿來煲湯或泡酒,起到滋補作用。
山麥冬是一種在國内廣泛分布于東北、内蒙古、青海和西藏等省份的山麥冬屬植物,以海拔50至1400米的山坡、路旁、濕地和山谷林下為主要生長地,植物的塊根可以入藥,并用以治療陰虛肺燥、咳嗽痰黏等病症。
田七姜又被稱為竹葉三七、三七姜,是一種以植物的根狀塊莖來入藥的,全年均可采收、曬幹的姜七屬植物,新鮮植株通常高15至35厘米,主要生長在山谷溝邊的陰濕地區,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杜仲藤是一種廣泛分布與中國廣西、廣東、雲南和四川等省份,以海拔300至800米的山谷、密林、灌木叢、疏林為主要生長地的杜仲藤屬植物,植株全株皆可入藥,在民間通常用來煲湯後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等病症。
苎麻薯是苎麻的根莖,而苎麻是一種原産于中國西南地區,有着4700多年栽培曆史的中國重要纖維作物之一,葉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物質,根莖中含有苎麻酸的藥用成品,具有利尿解熱和安泰止血和解毒的作用。
白花蛇舌草是一種每年春季為植物花期的一年生披散草本植物,植株高約15至50厘米之間,通常在中國的南部和西南地區,海拔在800米左右的水田、濕潤曠地和田埂出可見到植物的身影。
白茅根又被稱為絲茅草、茅草,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進行采挖,表面呈黃白或淡黃色富有光澤,根莖有着明顯且突起的節,節間距長短不等,質地清脆,斷面皮部為白色,味道清甜,适合煲湯和煮涼茶。
淡竹葉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的山坡林下陰濕處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以淡竹葉呈鵬達紡錘形肉質塊根為入藥食材,在南方民間通常将植物的莖葉做成夏日消暑的涼茶。
千斤拔是一種在廣泛分布與中國南方、西南地區,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消炎止痛功效的豆科千斤拔屬植物,在海拔50至300米的平野狂帝、山坡路旁的草地上常常能見到這種植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