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最近半年總會感覺手腳發麻,剛開始他沒怎麼在意,但後來症狀越來越明顯了,就連走路都走不穩。他的家人以為他得了腦梗,但是用了一段時間的藥之後症狀也沒見好轉。而且他自己也想不明白,他是一個素食者,幾乎很少吃魚、吃肉,炒菜也放很少油,飲食這麼清淡,怎麼就會得腦梗了呢?
後來他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他這種情況并非腦梗,而且維生素 B12 缺乏所導緻的脊髓和周圍神經的受損,最後導緻手腳麻木、雙下肢乏力等症狀。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老李是一個素食主義者,幾乎天天吃素,為什麼還會缺乏維生素B12呢?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隻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就不用擔心會缺乏維生素。殊不知,維生素B12卻是個例外,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品當中,除了豆類含有極少量的維生素B12之外,其他的植物性食物基本上不含有維生素B12。所以,素食主義者反而更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的缺乏。
除了素食主義者,以下幾種人群也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老年人:維生素B12在食物中以與蛋白質結合的形式存在,人體攝入之後,首先要經過胃酸的分解,之後再與胃分泌的内因子相結合,最終才能夠被小腸吸收。老年人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導緻消化吸收維生素B12的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比較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的缺乏,特别是牙口不好、吃肉少的老年人。
- 胃病患者:很多胃病的患者都需要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胃藥,比如說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以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短期服用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不當服用,就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從而容易導緻維生素B12的缺乏。另外,有一種胃炎本身胃酸就分泌減少,這種胃炎就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有一些患者做了胃切除手術,切除了大部分的胃,這部分人的消化功能當然會受到很大影響,吸收維生素B12的能力也大打折扣,所以也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的缺乏。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增加,所以也相對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 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國内的臨床指南還是國外的臨床指南,治療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都推薦首選二甲雙胍。二甲雙胍可減少腸道的葡萄糖吸收,與此同時也會改變腸道活動性,使得腸道菌群過度增長,進而影響維生素B12吸收。所以,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維生素B12的缺乏。
那麼,缺乏維生素B12會有哪些表現呢?- 神經系統損害的表現:維生素B12是營養神經的重要營養物質,神經系統的發育和神經髓鞘的形成都離不開它。如果缺乏維生素B12,周圍神經受損就會表現為手腳麻木、四肢末端感覺異常,甚至出現刺痛感或者灼燒感等症狀;中樞神經受損則會出現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等症狀,甚至還會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
- 貧血的表現:維生素B12和葉酸都是促進紅細胞成熟的因子,缺乏其中一種都會引起紅細胞成熟障礙,從而導緻巨幼細胞性貧血。身體貧血則會表現出畏寒怕冷、疲倦乏力、頭暈氣短等症狀。
- 舌頭的表現:維生素B12缺乏會導緻舌黏膜萎縮,這會使我們的舌頭看起來更加的光滑,就像一面光滑的鏡子,我們稱為“鏡面舌”。同時,由于味蕾也會出現萎縮,患者同時也會出現味覺下降,感覺飯菜不可口,從而漸漸喪失食欲。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也要警惕維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 心血管疾病的表現:維生素B12和葉酸都是同型半胱氨酸進一步轉化所需要的重要輔酶,身體缺乏維生素B12也會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說出現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塞等。中老年人要尤為注意維生素B12、葉酸的缺乏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問題。
既然維生素B12這麼重要,缺乏維生素B12的危害又這麼大,日常生活我們該如何補充呢?
維生素B12雖然對人體非常重要,但它維生素B12也是目前我們所發現的、人體每天需要量最少的維生素!成年人每日推薦的攝入量在3微克左右(1毫克等于1000微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需要量稍微多一點,大約為4微克左右。
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品當中,特别是動物肝髒,每天隻要适當攝入一些肉、蛋、奶,我們就能夠攝入足量的維生素B12,并不需要額外補充!
市面上的維生素B12片1片的規格就高達25微克,已經遠遠超過了身體每日所需要量,長期補充很容易引起藥物過量。維生素B12也并非越多越好,補充過量也會有副作用,比如說出現哮喘、荨麻疹、濕疹、面部浮腫等不良反應。
隻有當出現了維生素B12缺乏,比如說出現了神經系統的損害、出現了嚴重的貧血、出現了同型半胱氨酸的偏高,這時候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口服或者靜脈輸液的方式補充維生素B12。
#非常病例##健康明星計劃##秋季健康不打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