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妒忌心理也就是心理學上的什麼

妒忌心理也就是心理學上的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00:04:45

妒忌心理也就是心理學上的什麼(從心理學與進化角度揭秘)1

疊代版本:29

妒忌嫉妒這種情緒,對人的影響可大可小,但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就用戶體驗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它會對人造成不可小觑的心理沖擊,并且相信幾乎沒人可以完全躲避開,這種負面情緒的幹擾劫持

本文,将會從心理學進化角度,詳細解讀妒忌嫉妒以及羨慕崇拜,這些情緒産生背後的根本原因,并給出如何應對調整方法視角

或許在深度了解了——妒忌嫉妒羨慕崇拜的本質之後,我們就能夠對自己的情緒心境,有更大的控制權掌控感,以及獲得更多的“心靈自由”。

主題目錄如下:

  • 妒忌與嫉妒的區别
  • 羨慕與崇拜的不同
  • 羨慕與妒忌的轉化
  • 是妒忌,還是崇拜
  • 為什麼會妒忌與崇拜
  • 妒忌心理的激發條件
  • 妒忌是一種心理懲罰
  • 網絡比較出更多妒忌
  • 應該如何應對妒忌
  • 結語
妒忌與嫉妒的區别

妒忌,是程度較大的情緒——通常是因為内心夢寐以求的東西(包括物質與精神),目前或未來無法獲得,但别人卻已經擁有了的時候發生。

換言之,妒忌情緒主要是針對那些,對自己來說已經夢想成真,但自己并不認可的人——比如小學同學已經财富自由,而你正在為此努力奮鬥。

嫉妒,是程度較小的情緒——通常是因為内心的優越感認同感(包括物質與精神),被别人有意或無意降低或破壞時候發生。

換言之,嫉妒情緒主要是針對那些,降低了或是破壞了自己的優越感認同感,但自己并不認可的人——比如小學同學的伴侶看起來十分優秀,這讓你突然覺得自己的伴侶,顯得沒那麼優秀了或是有些平庸了。

可見,妒忌是一種針對“不得”的情緒,而嫉妒是一種針對“損失”的情緒——忌是憎惡,嫉是怨恨,忌比嫉範圍更廣程度更深,比如“忌”已經不能共處一室(拒絕去參加聚會),而“嫉”還能佯裝正常交流(聚會上逢場作戲)——但這兩者都是由“比較行為”所激發的心理反應,所以沒有比較就無法衡量不得損失,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妒忌嫉妒

而在比較中,這種不得損失的體驗,之所以會帶來負面不适的感受,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内心深處(甚至淺處),并不認可這個比較的結果,從而産生了認知矛盾(即不認可但卻發生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即不服的不得與不服的損失),妒忌嫉妒就是一種适應性的進化心理策略,即:為了消除不認可的現實而做的心理準備——這意味着之後可能會爆發對抗沖突。

顯然,妒忌嫉妒不是讓你認可“比較結果”的,而是本能賜予你的情緒力量,用來針對“比較對手”的。

那麼,之所以妒忌的情緒強度要大于嫉妒,就在于“你有我沒有”所激發的情緒,要更為強烈一些,而這是因為人們會強烈地追求,他們所認可的“平等”,即“憑什麼你有我沒有,感覺上我又不比你差”——注意,存在認可的“不平等”,此時不會激發負面情緒,因為不需要為了“平等”“戰鬥”

事實上,妒忌嫉妒往往總是結伴出現且共同起作用的,其潛意識的心理狀态是:把别人擁有的——判定為本應該是屬于自己的(産生不得的妒忌),而把自己不及的——則歸結為是别人搶奪自己的(産生損失的嫉妒)。

值得指出的是,這裡“不得損失”“損失厭惡”的區别在于——前者來自于不可控的“他人”,後者來自于自己可控的“選擇”。

本文,妒忌嫉妒不做區分,均代表比較中不得損失後的負面情緒。

羨慕與崇拜的不同

羨慕,是妒忌的對立面,算是相對正面的情緒。因為羨慕,似乎已經認可了比較的結果(或不在意),而妒忌在潛意識裡對比較的結果,一定是持有不認可(或否定)态度的。

羨慕有時也會傾向于,想要獲得别人已經擁有的東西,但羨慕并不會把别人的擁有,看成是自己的失去,或是自己的獲得需要别人的損失,而是會為别人的擁有,尋找與自己得失不相關的原由,比如:個人努力、家庭背景、運氣機遇、基因天賦,等等。

崇拜,則是羨慕的更進一步,充滿了自我心中理想化的想象,并腦補出了高情緒濃度的偏見與盲目。因為崇拜,不僅認可了比較的結果,還持有一種全面且過分的肯定,甚至可以演變成一種信念與信仰(信念是對信仰的信心,信仰是​無證據的相信,相信可以隻來自想象)。

那麼,一方面崇拜者存在着,想要成為崇拜對象(即尋找相似性),或是擁有崇拜對象(即幻想着婚戀),從而獲得其資源、品質及基因的傾向;一方面在崇拜者心中,對自己的身價地位擺放是相對較低的,所以非常容易滋生及隐藏着,自輕自卑自我否定的心理傾向。

事實上,在感到崇拜的那一刻,控制自身相關精神能量的一些開關,就已經關閉了。

因此,如果說羨慕——還存有理性與自我的話,那麼崇拜——就會沉浸入某種感性的代入感,從而主動放棄或無意識丢失了自我與理性。

羨慕與妒忌的轉化

有趣的是,在英語中“Envy”的含義,同時既表示羨慕,也表示妒忌。而在現實中,往往也會在羨慕中帶有妒忌,在妒忌中帶有羨慕。

Envy——前綴“en”表示進去,詞根“vy”表示看,合起來表示看進去,即:不斷深入地看,就會心生羨慕,羨慕多了就會發展成妒忌。

可見,羨慕與妒忌,應該是由同樣的心理機制所引導産生的,并且感受強度相當。

那麼,在産生了羨慕與妒忌共通的底層感受之後,接下來更進一步,是羨慕更多還是妒忌更多,則就是由認知層面的信息與邏輯,在潛意識之中所做的判斷與選擇。

另一方面,崇拜隻會由羨慕轉化而來,而不會由妒忌轉化而來——顯然,崇拜與妒忌是截然不同,甚至幾乎相反的心理感受。

所以說,很可能是羨慕的程度,主導了崇拜妒忌的分化,即:羨慕更多就變成了崇拜羨慕更少變成了妒忌

是妒忌,還是崇拜

在面對各色人群時,同樣是内心的比較——是什麼導緻了妒忌 ,又是什麼導緻了崇拜呢?

事實上,當比較在潛意識裡發生的那一瞬間,感受情緒的激發是快速而又明确的,即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在妒忌還是在崇拜(亦或是羨慕),并且這種情緒似乎是突然湧現的,即不必經過思考分析與情緒醞釀,直接就或妒忌崇拜了。

那麼,左右妒忌與崇拜如何分化的底層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能力條件上的差距,如果差不多就會妒忌,但如果相差很多就會崇拜

這裡相差的程度,主要來自于個人的主觀判斷感受,而非什麼客觀的數據證明,所以其中必然充滿了自我認知的腦補偏差

能力與條件相差很多,就意味着弱勢一方的優越感認同感,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自然也就不會有被降低破壞的感受;同時這也意味着,高高在上的一方,可能擁有令人難以企及的資源地位名望,那麼弱勢一方自然也就沒有了同等想要獲得的野望,從而也就不會有不得損失的感受。

于是這樣,妒忌就失去了底層的心理支撐(即被降低破壞與不得損失),至于情緒上會不會産生崇拜,還需要其它因素來共同決定。

事實上,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判斷,主要還是依賴于和外界的“作比較”,而我們心理上的“比較偏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自利性偏差”,用“鴕鳥理論”形象地來說,即是:

  • 當兩隻雞一樣大的時候,人家肯定覺得你比它小;
  • 當你是隻火雞,人家是隻小雞時,你會覺得自己大得不行了,但小雞會覺得咱倆一樣大;
  • 而隻有當你是隻鴕鳥的時候,小雞才會承認你比它大。

換言之,你隻有擁有了極其明顯壓倒性碾壓性的優勢,才有可能阻止别人對你莫名産生(不同程度及不同方面)的妒忌心理,反之亦是如此。

由此可見,我們做事情就要“追求極緻”——比如說,一個100分和四個60分,就好過于五個90分,甚至可以說前者更耀眼、更吸睛。

第二,近的妒忌,遠的崇拜,也有人說這是——“遠交近攻”的策略。

這個“遠近”,可以是關系圈子的距離,如親朋好友、同學室友、網絡同好;也可以是專業職業的距離,如醫生與碼農、作家與舞者、打工與創業;還可以是社會地位、階級層級、權力高低的距離,以及等等。

那麼“近距離”——就容易相互了解與相互熟悉,于是這就會充滿比較的信息;相反“遠距離”——就難以相互了解與相互熟悉,于是這就會缺少比較的信息;而對于“遠距離”,潛意識的比較,通常就是由顯而易見容易獲取的信息所決定的,如社會價值排序

據此來看,成功名人與普通人有着“遠距離”,并且普通人獲得成功名人的相關信息,基本都是經過修飾、扭曲、編造、誇大、渲染過後的正面信息,而鮮有負面信息——于是這種信息不對稱,就會讓普通人一般不會去妒忌那些成功名人

但如果都是“近距離”的普通人,人們就會通過各種渠道的——個人信息、專業信息、職業信息、背景信息、蛛絲馬迹的腦補信息等等,進行全面地比較,從而削弱差距讓“妒忌心”趁虛而入。

從進化角度來看,在叢林部落的時代,人類群居的規模很小(一般在幾十到上百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如食物與繁衍的分配),因此在這個“近距離”的圈子裡,“妒忌心”是為了應對利益分配的問題,而進化出的一種心理策略——所以,妒忌适應性的場景,其實是熟人圈子利益分配

而從基因角度來看,如果“遠交近攻”應用于擇偶婚配,則就可以增強基因的多樣性,以及避免基因的隐性遺傳缺陷——所以,對于“遠”我們有本能的客氣友好,對于“近”我們有本能的挑剔不耐,如:遠香近臭、遠親近仇、親不尊熟生蔑,等等。

事實上,在現代社會,資源獲取與利益分配的邏輯,早已不是部落時代的規則與規模,那麼如今的社交場景所激發的“妒忌心”——更多隻是“非理性”腦補出的負面情緒,其唯一的效用就是“庸人自擾”

第三,利益相關的妒忌,利益無關的崇拜

面對利益相關,就可能有對抗與競争,而妒忌是具有攻擊性的情緒,它會讓妒忌對象處于被動與劣勢(心理上);面對利益無關,就可能有模仿與學習,而崇拜是具有親和性的情緒,它會讓崇拜對象樂于交流與分享(心理上)。

可見,妒忌崇拜都是用來維護個人利益,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情緒。

第四,近的相似性妒忌,遠的相似性崇拜,而差異性總是崇拜

因為,“近距離”的相似性,更容易利益相關産生對抗競争,就會妒忌;“遠距離”的相似性,更容易利益無關産生模仿學習,就會崇拜;而差異性無論“遠近距離”,都隔離了利益的重疊沖突,也就消除了妒忌,同時也更容易因為欣賞佩服而崇拜。

第五,同性之間更多的是妒忌,異性之間更多的是崇拜

從基因遺傳角度來看,在同性之間存在着——相互繁衍競争的利益沖突,而在異性之間存在着——互為繁衍資源的利益結合。

第六,年齡相似則容易妒忌,年齡懸殊則容易崇拜

顯然年齡懸殊,則意味着各個層面的差距與差異,如能力、認知、資源、地位、名望、收入、資産、圈層等,因此相互不容易産生妒忌,而又由于年長者的積累優勢,所以這反而讓年輕者更容易産生崇拜

那麼相反,年齡相似(如十年以内的一代人),則意味着在各個層面(如工作與擇偶)的比較與競争,從而很容易産生妒忌,甚至是強烈的妒忌

綜上所述,總結起來就是:相近相似利益相關的妒忌,差距差異利益無關的崇拜

為什麼會妒忌與崇拜

如前所述,妒忌具有攻擊性,崇拜具有親和性,兩者都有着激勵功能,其目的是通過感受情緒所激發的動機與行為,來優化個體的生存利益。

兩者不同的是,妒忌體驗到的是消極焦慮的負面情緒,崇拜體驗到的是積極愉悅的正面情緒——妒忌可以讓人,充滿憎恨、直面競争、想要攻擊,從而試圖削弱别人來獲得利益;崇拜可以讓人,充滿信任、友善尊敬、積極配合,從而試圖學習别人來獲得利益。

實際上,我們都能感受到,無論是妒忌還是崇拜,都是一種比較強烈的情緒,而這個時候,通常就是“遇到威脅”需要競争(激發妒忌),或“感到差距”需要學習(激發崇拜)的時刻。

妒忌情緒是負面的,但對抗競争需要勇氣與力量,而負能量也是能量,不爽厭惡其實可以讓人快速獲得心理能量,并勇于面對威脅挑戰

崇拜情緒是正面的,顯然模仿學習,需要調用的是智能思考,以及謙卑求教的虛心姿态,而不是掌管憎惡怨恨的對抗本能。

妒忌心理的激發條件

事實上,産生妒忌心理的場景和條件千差萬别,前文的分類也并不能完全概括,甚至還會有相反的情況出現。

  • 例如,正在經曆感情挫折的人,可能就會妒忌感情幸福的人,哪怕這個人遠在天邊、素不相識、毫無利益關系。
  • 例如,正在經曆事業低谷的人,可能就會妒忌事業有成的人,哪怕這個人遠在天邊、素不相識、毫無利益關系。

由此可見,妒忌最重要的“激發條件”,其實是來自于一個人的認知,這包括了——對自己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以及對自己與他人的比較認知。

那麼,如果心理不認同一個人與自己的差距,就會感到妒忌,相反如果心理認同這個差距且差距還很巨大,就會感到崇拜——可要認可雙方差距,就要比較行為付出(如努力程度與犧牲大小 ),但别人的行為付出是難以了解的,同時自己的行為付出是容易誇大的,所以妒忌心理的背後,其實塞滿了腦補、偏差、虛幻與盲目。

可以說,妒忌一定是在認知上——否定了自己的不足欠缺,或是否定了别人的優秀出色,又或是否定了比較的落後差距,亦或是三者兼有。

因此,也隻有改變認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欠缺,認識到别人的優秀出色,認識到比較的落後差距,才能讓“妒忌感”真正的徹底消失。

妒忌是一種心理懲罰

事實上,妒忌心在原始部落,是一種效果出類拔萃的心理策略——因為妒忌可以給人憎惡怨恨,從而在決鬥中獲勇氣與力量,或是讓人在背後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從而增強自己與削弱别人。

但在當今的社會運作中,妒忌的情緒力量策略價值,已經鮮有效用與優勢了——因為本能偏差,讓我們隻看到了不認同的結果,卻忽略了很多不可見的沉默數據,以及大量未知素因的相互影響,同時我們也不能再使用原始本能的蠻力與暴力,來解決問題或是獲得利益了。

所以現在,妒忌最大的作用,就隻是一種自我心理懲罰——而無任何益于自己、他人與事情。

更為重要的是,現代社會的合作共赢,是遠遠優于相互競争的——但妒忌,卻堵住了合作的可能性、孤立了自己的交流圈、樹立了更多的敵人、平添了無聊的對抗、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以及遮蔽了長遠的視野,并且其強烈的負面感受,也阻礙了我們的進步成長

網絡比較出更多妒忌

首先,網絡拉近了距離,“近距離”帶來了合作的可能性,但也就帶來了“相似性”的妒忌。

在社交網絡上,通常遵循着這樣一個,簡單又顯著的心理模式,即:

  • 如果你,并不真正關心,你在某領域的表現時,你就會對别人在這些領域的高水平表現——感到好奇、有趣與贊賞,甚至産生喜愛、佩服與崇拜,并表現出友善、友好、親切、積極交流與理性讨論。
  • 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你在某領域的表現時,你就會對别人在這些領域的高水平表現——感到不爽、不悅與心煩,甚至産生憎惡、怨恨與壓力,并表現出挑刺、諷刺、找茬、冷嘲熱諷與針鋒相對。

其次,網絡帶來了大量可比較的信息,并且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充滿故事,這讓一部分人變得更容易自卑,同時也讓一部分人變得更容易妒忌

不可避免的是,網絡中磅礴多樣的信息,讓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拿來進行比較,并且在比較中,樣樣都無法獲得比較優勢——因為成功信息更容易被網絡所宣傳、傳播與放大,失敗信息更容被網絡忽略、隐藏與沉默,而人無完人且人外有人,再優秀人也都可以在網絡上輕易發現很多,和自己相似但更優秀一些的人。

最後,我們的潛意識,會根據社交信息自動觸發“比較”,它是我們自我評價系統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準确評估個體的社交地位與價值,從而調整個體的社交行為,以獲得在群體中的最佳适應性。

但顯然,我們的“比較心”,進化适應的是150個人以内的社交部落,而不是幾億到幾十億人的社交網絡——于是這種錯配,就在網絡與我們的心靈之間,源源不斷地比較出了——此起彼伏又連綿不絕的“妒忌”

應該如何應對妒忌

請停止瞎比較。

不可否認,“比較”是一種重要的生存技能——隻有通過比較,我們才能夠有效快速地判斷價值調整行為

但無論是誰,哪怕是強者、王者、英雄、天才,隻要善于比較,就一定會找到自己的不足欠缺,甚至還能找到更多更大的弱點缺陷——如:拿自己的短處與别人的長處來作比較,拿自己的失敗與别人的成功來作比較,拿自己的失誤與别人的幸運來作比較,拿自己的失常與别人的超常來作比較,拿自己的愚蠢與别人的明智來作比較,等等。

那麼試想,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會沒事去瞎比較嗎?

肯定不會——因為他們沒時間、也沒工夫、更沒興趣,他們都隻會,專注于自己的事情與目标、關注于自己的問題與困難,并不斷地努力、不停地試錯、不卷地進步,從而夜以繼日地逼近自己想要的結果與願景。

而當一個人,把時間精力都浪費在了瞎比較之上,讓自己的内心世界,失去了自信、信心、信念、信仰、理想、夢想與勇氣、野心、力量的時候——妒忌的溫床、土壤、溫室、培養皿、孵化器與系統,也就構建完成并準備就緒了,而強烈的妒忌感緊随其後、如影随形、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一觸即發,那麼最終被系統性的妒忌情緒,所步步緊逼地擾亂、控制、主導、操控、征服與淹沒、吞噬、絕望、崩潰,就成為了路徑依賴指日可待的注定結局,即宿命。

所以,請停止瞎比較——克制住這個本能,專注自己的事情,關注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自己的事情,你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

從佛學角度來看,是“分别心”帶來了比較,因為有分别就有不同,有不同就有比較——而有比較,就會有羨慕妒忌恨、有偏好偏愛偏見、以及有各種情緒,相反沒比較就沒有傷害——所以消除了“分别心”,就消除了比較,就平息了情緒,從而就得到了内心的平靜。

那麼,如何才能消除“分别心”呢?

有一種方法,就是“轉換視角”——顯然不同的視角,會讓我們看到大量的不同相同,而轉化視角,就是為了看到相同、發現相同、尋找相同,從而消除分别,繼而消除比較——就像在宇宙視角下,萬物的本質都是相同的原子,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每一次比較都是一次“觀測”,這會導緻——波函數坍縮、量子疊加态分離、概率随機出确定的結果、可能性消失——而沒有了可能性,未來還有希望嗎?

人類是依靠希望,即顱内模拟的虛構故事,才能夠存在并不斷前進的物種,可以說希望是人類最重要的化學故事——換言之,人可以失去一切,但決不能失去希望,因為沒有了希望,人就沒有了未來,随之也就失去了現在,相反如果有希望,則未來可以有一切——而喪失希望,往往就是從“瞎比較”開始的。

事實上,從人類、文明、地球、宇宙等,遠超越自身的宏大視角來看,認識到一個人的渺小、認識到自己的渺小、認識到他人的渺小,就可以有效抵制本能的“瞎比較”——因為在系統演化的層面上,每個人都是無足輕重、無關緊要又毫無意義的“平等”

那麼隻要我們,能夠不斷發掘内心更深層次的“細微感受”,并依此找到确定屬于自己的原則準則,就擁有了對自我情緒的控制權掌控感,從而就獲得了更多的“心靈自由”——不再和任何人在任何事上“瞎比較”

結語

關于妒忌,或許我們應該明确,以下兩點:

第一,妒忌與别人毫無關系,全在于認知本能的控制,這是心智成長的一部分。

第二,我們隻應該,真誠地感謝别人的工作與成果——因為别人的付出,直接或間接地減少或免除了,我們自己去艱苦繁瑣地疊代試錯——這節省了我們的時間與生命,去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與生活

最後,如果“瞎比較”已經不可避免不可控制,還可以嘗試将“妒忌”,看成是一個錨點或是一個信号,用來告誡自己——還需要繼續努力、還能夠獲得進步、還可以做得更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