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科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别名 印度木豆、鴿豆、樹豆、三葉豆、柳豆 直立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有明顯縱棱,被灰色短柔毛。葉具羽狀3小葉;托葉小,卵狀披針形,長2~3mm;葉柄長1.5-5cm,上面具淺溝,下面具細縱棱,略被短柔毛;小葉紙質,披針形至橢圓形,長5~10cm,寬1.5~3cm,先端漸尖或急尖,上面被極短的灰白色短柔毛,下面較密,呈灰白色。總狀花序長3-7cm,花冠黃色、紅色或紅黃相間。莢果線狀長圓形,長4-7cm,寬6-11mm,于種子間具明顯凹入的斜橫槽,被灰褐色短柔毛,先端漸尖,具長的尖頭;種子3-6顆,近圓形,稍扁,種皮暗紅色,有褐色斑點。
木豆品種繁多,國際半幹旱研究所共收集15000多個品種,各品種的農藝性狀表現不盡相同。廣西通過引種馴化、雜交育種等技術措施,培育出了适應廣西栽培環境的多個木豆優良品種,其中以桂木9号最為優秀,它根系發達,葉色濃綠,株型半松散,植株再生能力強,産量高,每公頃産鮮飼料72000 ~75000kg,每公頃幹籽粒産量2250 ~3000kgo進行木豆種子繁殖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隔離保純措施。一般認為,木豆兩個品種之間的安全隔離區至少在200m以上。木豆種子易遭蟲蛀、黴變,采收後要及時曬幹并進行防蟲處理。
直播栽植為主,也可育苗後裁植。育苗栽植主要用于與玉米等短期作物進行輪作種植,在早玉米地收獲後及時栽種木豆,增加複種指數。木豆育苗可培育裸根苗,也可培育容器苗,為縮短緩苗期,提倡使用容器苗。
木豆不耐水澇,選地時應避免低窪易積水地塊。造林前犁土15cm深,犁後起畦,畦面平整,畦寬1.5-2.0m,畦深3-4cm,每畦種2行,形成大小行條植模式。如用作生态植物,栽植前無需進行土壤耕作,開穴植苗或直播即可。
用作青飼料,以收鮮生物産量為目的播種期宜早,一般在3月上旬,播種量22.5 ~30.0kg/hm。開行條播,行距100cm,播種深度3~5cm,播後7d左右出苗,如出苗不理想,要盡早補苗,一般不需間、定苗。以收種子為目的,播期選擇在5月中旬為好,播種量6.0~7.5kg/h㎡。開穴點播,每穴3-4粒,株距70-100cm,行距100cm,播種深度3~5cm。間、定苗要在木豆長出4-5片真葉前進行,每穴保留6株壯苗即可。用作生态植物,宜早播,當氣溫穩定在15℃時即可播種,雨後播種效果更佳。選擇在有土的地方開坑點播,每坑2-3粒,坑與坑之間的距離以100 ~ 150cm為佳,用種量為7.5~15.0kg/hm。
播種前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頃施含N,P,K複合肥150kg,或施農家肥15000kg。苗高30cm左右,注意防除雜草。飼料用木豆林,刈割次數以3-4次/年為宜,刈割前後10d内施肥促進生長,每次施肥量以NPK複混肥150 ~200kg/h㎡,穴施或撒施。
木豆主要用途有青飼料(牧草)、飼料豆、食品豆及生态林等。牧草刈割,當木豆植株高達80~100cm進行劉割,留樁高度20cm左右,可直接飼喂、也可進行青貯或曬幹貯藏到冬春枯草期直接飼喂牲畜。雨季,6-8周采割1次。桂木9号為無限結莢習性,成熟期不一緻。觀察豆莢成熟度,當80%-90%的豆莢變成褐色時,将結有豆莢的枝條割下,曬幹、脫粒、幹藏。
用途木豆為世界第6大食用豆類,可作糧食、蔬菜、飼料、放養紫膠蟲工業原料、藥用植物、蜜源作物、防護林、綠肥和薪柴等。木豆種子含蛋白質21%,澱粉64.2%,脂肪3.8%,此外,還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木豆嫩莢、青粒和成熟的種子,都可以作為蔬菜。嫩莢、青粒可以炒食、做湯或制成罐頭,成熟的種子可以做豆芽、豆腐、豆瓣醬等副食品。作為青飼料,含粗蛋白31%,粗纖維10.7%,脂肪1.7%,灰分2.3%,是飼養牛、羊、兔等的優質飼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