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問題明知糾結與思考無用,然而貫穿時間的感受相同,尋求答案的意願所帶來的代價難以言說。
阮籍仿佛是得天獨厚的人,天賦與才華出衆,敏銳到近乎敏感的洞察力使得他的作品華麗而深刻。阮籍的詩文我一直非常中意,他充滿才氣的文辭配合深邃的思考,你能看到他骨子裡求索的精神,雖然伴随的是無處不在的糾結。
活在曆史中的人往往負擔更多,它來源于擺脫不掉的追求與責任。嚴酷的“當下”是他不願面臨又必須面對的現實。我們不能用悲劇來概括阮籍的人生,他所表現的特立獨行與他作品所體現的無奈是那個時代氛圍下許多文人的行為與内心糾結的縮寫。“竹林七賢”被後世許多人推崇,然而這七個人何嘗不是可悲的。中國文人最善于隐藏自身的真實想法,通過各種影射、象征、暗示來表達,習慣自然是受到環境影響的。當一些觀點不被大多數人認可時,安全的表達方式自然是不讓它被大多數人看懂。阮籍的行為大約也有這層意思。但是他的作品确實脫離了魏晉時代。落在中國曆史的高台上(當然阮籍不是唯一)。
《詠懷》的阮籍的代表作品,他一共寫了八十多首詠懷詩,每一篇都非常精美。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号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将何見?憂思獨傷心。
在深夜的時候我難以入睡,坐起身彈起我的琴。明月的光映射在薄薄的帷布上潔白,透過的清風吹動我的衣襟。一隻天鵝在屋外的原野上悲号,北邊的樹林中傳來飛翔的鳥的鳴叫。這時候在外徘徊将看到什麼?思來想去不過是增添憂愁吧。
他寫自己彈琴風吹衣襟,仿佛是一幅舒适的畫面,然而天鵝孤獨的叫聲,林中鳥鳴的應和,讓他覺得自己就如同天鵝一樣孤零零。“徘徊”說的是他自己,我們也可以想象天鵝在野外徘徊無所适從的樣子。所以他覺得“憂思獨傷心”,即便此時大概也隻有他一個人在傷心。
詠懷八十二首·其一
魏晉: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栖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适逢商風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複回翔。
但恨處非位,怆悢使心傷。
林中有一隻奇特的鳥,自稱自己是鳳凰。清晨它喝醴泉幹冽的水,日暮時栖息在上崗上。它高飛鳴叫的時候聲音響徹九州,伸出脖頸它能掃視整個世界。恰好猛烈的西風吹起,鳳凰不得不收起它的羽翼。它一飛飛到了昆侖山的西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飛回。隻遺憾鳳凰不能呆在它應該處的地方,這使我心悲傷。
明顯阮籍用鳳凰比喻自己,表達自己雖然才能出衆,然而在“商風肆虐”的當時,不得不收起“羽翼”去往無人問津的“昆侖以西”,隐居山野。想到自己的際遇,所以感到憂傷。
阮籍的詠懷詩幾乎首首景點,以後我會逐個慢慢解讀。Thanks for reading.
更多解詩好文章,請見公号【玉台新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