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去了想再去,看看滿滿的綠,吃吃紅亮辣掉舌頭的火鍋。
成都是一座溫暖的城市。成都最懷念的是兩種味道,一種是舌尖的紅辣,一種是眼眸的翠綠。
火鍋,吃了第一頓想吃的第二頓還是火鍋。
映在眼波裡除了綠還是綠,每一片綠都能掐出水,有一處土地就長一片綠。
都說去了成都不想走,如是。
趙雷一首民謠《成都》聽了無數遍,歌聲緩緩的敲着心頭:
和你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吃着辣掉舌頭的火鍋,一大堆口水咽不回去的紅亮鍋底。
想着在成都街頭走一走的場面太虐太美。
去成都要顧慮川南的溫度,成都的夏不必說,秋也是酷熱。
成都周圍民屋就出現在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平原上面,餘下的就是山峰,山峰都是秀的,綠披的密密麻麻見不到其它顔色。
遠處的綠色似乎除了植被就是小部分的田野了,有一片片泛黃的綠色該是成熟和收割了的莊稼。可能水稻居多,水面遙遙的亮着。
一路綠色太濃,濃到化不開,除了幾點建築和小道公路,剩下的都是翠綠,似乎沒有植物不能在這裡生長,也明白趙雷歌詞裡為什麼要寫深秋卻有嫩綠的翠柳。
因為這裡的綠一直有水汽氤氲,綠便很難褪掉,不知冬天能不能剝離。
如果有機會一定選擇冬天去一次成都,也許沒有了酷熱。
世上沒有什麼能讓人秀色可餐的漫山遍野的綠,這樣的濃綠像一大杯香釀,我甯願沉醉。
去成都的日子是傍晚。
一枚夕陽正在遠處,由深黃至淺紅,綠色因光線暗下線條重了,夕陽無限好,如是。
好希望這樣的時刻和這樣的列車凍下去凝固。
一直一直都是一樣的姿态望着窗外,全然忘了旅途和同伴,直到兒子提醒該下車了,我說這麼快還沒有坐夠呢!
看着夕陽漸漸沉下,綠色變黑成了水墨畫一樣的輪廓,依依不舍的下車。
暈暈乎乎的跟着兒子下車,網上提前訂好的民居旅館隻有十元上下的路程。
一個四十歲模樣的男子過來打招呼問要車,我們說了地點要價六十,兒子搖頭晃腦和我笑笑,怎麼這麼漫天要價,我說可能想捉弄一個外地人吧!
就一起在出租車站口排隊等出租車次第接旅客。
上了出租車,司機師傅是個老大哥,說了地址開始有點面色不悅,因為太近賺不多。
我心中有點歉意,明白他一定在載客那條道也是排了好久的隊。
但是隻是一瞬間師傅臉色松動了,笑意闌珊,想他該是善解人意的本地人,明白外地人不知道路程。
于是和我們聊了起來,說去那個地方隻是成都東站東邊,直線徒步隻有一千米,坐車因為單行道就走一個區字的外框線路。
到了目的地聯系房主告訴具體位置,住宿是在一個很大的小區,在門口登記,保安一樣樂呵呵的問從哪裡來,告訴内蒙古他就說好遠。想想來成都旅遊的人多,也許熱情是成都的招牌了。
來成都第一印象就是成都讓人很舒服,沒有冷冰冰的首府城市感覺。
民居很幹淨,四五十平米的樣子卻亮堂沒有狹窄感,一種溫馨的感覺,有小客廳和兩個卧室,廚房有鍋竈,衛生間洗漱一應俱全。
放下衣物已近21點,出去吃飯想吃海底撈。
海底撈源于成都,現在已在各個城市和國外有直銷連鎖餐廳。
但時間太晚又遠就決定就近解決。
就在民宿馬路對面就是一家美蛙魚頭火鍋,招牌在燈光下亮着。
想想成都火鍋估計随便拎一家就像塞北人做的莜面一樣地道,于是就去了。
這條街行人和車不多,都是住宅區,街頭很安靜燈光不太耀眼。
成都的夜沒有了太悶的熱,隻是溫秃秃的像一杯降溫的涼開水。
火鍋桌子就擺在小餐館門口,夜色撩人,于是就在門外靠馬路邊撿一張桌子坐下。
因為不太餓隻為吃火鍋的味道要了一點魚和菜,老闆推薦牛羊肉,但是聽說是内蒙的客人就和善的說你們牛羊肉一定經常吃就不要點了。
還建議要外地人要微辣就可以了,其實的确如此,微辣都是舌尖上火辣辣的感覺。
後來因為魚沒有就說來半斤牛蛙我們試試吃。
邊吃和老闆邊聊,開店的看模樣是一對夫妻,女的話不多男的很熱情,相貌也端正守本分。
這樣吃下去一頓飯很讓人舒服,味道微辣卻也地道還是過瘾的火辣。
老闆說海底撈的老總就是他曾經的熟人。
吃到夜裡10點,還有本地幾個女孩才吃飯點了超辣。
吃過想在街頭走走,向東就是一個十字路口,這個位置多是住戶又夜已深,路上很安靜,隻有燈光星星點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