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不僅是精美的化石類收藏品,根據中醫研究,也有着對身體的功效。能定心神,安五髒,也被稱為“樹脂化石”或“松脂化石”。那麼它到底具體是怎樣形成的呢?
億萬年前,在茂密的原始森林裡,生長着一些像白松、紅杉等含有松脂的植物,它們的樹幹能滲出一團團黃色的黏液,那就是松脂。松脂有香味,各種各樣的昆蟲在森林裡覓食,聞香而來,由于松脂十分粘稠,當昆蟲碰上松脂後便無法脫身。有時粘稠的黃色松脂從樹上掉下來剛好落在昆蟲的身上,于是它們就被活活地封在了松脂中。
舉個例子,很久很久以前,一隻小昆蟲趴在松樹上,一滴松樹油正好掉了下來,将小昆蟲的身體完全包裹起來,小昆蟲就不能動了,過了很長時間之後,松樹油已經變的堅硬而透明,而它還保持着千百年前的模樣。
那為什麼琥珀怎完好的保存至今呢?
遠古時期,由于地殼運動,陸地下沉,海水上升,原始森林逐漸被淹沒,那些松脂連同包裹着的昆蟲被埋葬在海水中、泥沙中,又過去千萬年,地下的樹幹經過複雜的化學變化變成了煤炭,那些松脂就成了透明的琥珀,而其中的昆蟲由于有松脂在外邊的保護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并沒有被細菌分解腐爛。
琥珀是碳氫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樹脂,化學成分為C₁₀H₁₆O,其中碳79%,氫10.5%,氧10.5%,有時還含有少量硫化氫。琥珀的形狀多呈餅狀、腎狀、瘤狀、拉長的水滴狀和其它不規則形狀。屬非晶質體。顔色多呈黃色、橙黃色、棕色、褐黃色或暗紅色,淺綠色和黃色、淡紫色的品種極為罕見。油脂光澤,透明至半透明。
歐洲的波羅的海沿海地區是出産琥珀最有名的地方,我國的撫順等地也因出産琥珀而聞名世界。琥珀如此珍貴美麗,十分稀少,又記載着億萬年前昆蟲的進化史,把科學家的思維引向遙遠的地質年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