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麥變料是經濟問題嗎

青麥變料是經濟問題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9:52:43

近日,網傳“割青麥作飼料”短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視頻顯示,綠油油的小麥成片被割倒,并稱這些被收割的小麥青苗用途主要是做青貯飼料,一畝地可獲得1500元的收入。

對此,農業農村部回應,要求各地進一步全面排查毀麥開工、青貯小麥等各類情況,并公布舉報電話。據悉,河南省農業廳已向全省下發電文“杜絕毀麥”。(此前報道>>嚴查“割青麥作飼料”!央廣網評:要讓種糧農民有錢賺)

“割青麥作飼料”到底是怎麼回事?青麥具有做青貯飼料的價值嗎?是否會對糧食生産造成影響?記者對相關情況進行了采訪。

青麥變料是經濟問題嗎(誰在割青麥作飼料)1

(網傳視頻截圖)

養殖企業:個别養殖場飼料“斷檔”或“就近取材”應急

網傳視頻信息顯示,收割青小麥主要用于青貯飼料,供應牛羊養殖企業。但記者注意到,大多數視頻沒有标明拍攝地點和拍攝時間,部分說明地點的,則籠統稱山東、河南、安徽等多個小麥産區。

河南省鄭州市正大華源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魏浩宇表示,一畝地1500元的價格收購青麥作飼料,對養殖企業來說确實成本很高。

但即使成本高,為何還有人收購?據他了解,由于去年有些地方雨水較多,有養殖企業因飼料儲備不足,包括自己的養殖場也略有不足但還能撐住,但如果有缺草較多的養殖場,考慮有些小麥種植地離牛場較近、運輸方便,“草販子”可能會“就近取材”,成本高也不能讓牛斷草,便出現這個情況。“往年都是玉米青貯,1500元一畝的價格并非市場價格。今年較特殊,但不會有太大的量。”

河南省汝州市億鑫源牧業負責人張新乾告訴記者,青貯飼料主要用于奶牛或者個别養肉牛養殖,而奶牛用量最大的就是青貯飼料,占整體日糧的50%—60%左右。往年雖然也有人用小麥作青貯,但量很小。今年個别養殖場用青貯小麥有“飼料儲備不足”因素,當前糧食安全又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網傳視頻情況格外受關注。

另一業内人士同樣透露,飼料儲備不足主要是個别養殖企業自身未儲備到位、或管理不當出現的飼料“斷檔”情況,因奶牛一般多是規模化養殖需大量飼料,“新的稭稈還沒下來、舊的稭稈已經用完,目前沒有别的好的辦法。”

飼料“斷檔”的應急行為?

專家:确有需要的可在非糧耕地上種青貯飼料

針對上述飼料“斷檔”情況,是否可有其它替代物作青貯飼料?國家肉牛牦牛産業技術體系繁殖崗位專家、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二耀介紹,除了青貯玉米和青貯小麥,可替代的飼料還有優質苜蓿草,燕麥草、菌草以及優質的花生秧等作物稭稈。

王二耀說,我國養殖業豆粕需求量巨大,現在豆粕價格約為4000多元一噸、優質苜蓿草價格約為3000多元一噸,燕麥草目前市場價約2000多元一噸,雖然麥稭和花生秧也可用作飼料,但會影響産奶量甚至奶質量。

如何避免特殊情況下飼料“斷檔”,如何應急?王二耀說,養殖企業除了自身做足儲備,還可調整牛群結構,低産牛及非産奶牛降低青貯用量,提升農副産品用量以緩解青貯飼料、蛋白飼料的需求;積極開發非常規飼料;推進種養結合,适當擴大糧改飼覆蓋面。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鄭風田建議,一方面如果養殖企業有需要,可在非糧耕地上種一些青貯飼料,另一方面即使有飼料需求,也一定不能在糧食主産區、基本農田和高标準農田上取用小麥。

專家:個别現象不影響糧食安全 但需警惕不良炒作

對于網傳視頻情況,有網友擔心是否會導緻糧食短缺。王二耀說,往年也有青貯小麥作飼料的情況,但量很小。收購青貯小麥看似是市場行為,但事關糧食安全,一定要控制好,不能對糧食生産造成影響。而從目前看需求量不大,小範圍内沒有大的風險。

鄭風田表示,正常奶牛産業一般用青貯玉米作飼料,且青貯小麥作飼料和青貯玉米相比,品質較差。目前來看,以“1500元一畝”的價格收購小麥是個别養殖場去年飼料沒買夠而出現的臨時性行為和個别現象。雖然目前不會對糧食造成影響,但把小麥作為青貯飼料擾亂了市場秩序。口糧地糧食變飼料的行為應予以禁止,更應警惕不良炒作引發農民跟風現象。

目前糧價穩中有提 保護農民利益提高種糧積極性需加強制度建設

長期研究土地法的專家崔向前表示,耕地的主要功能是種糧,在滿足口糧生産、地力富裕條件下可适當鼓勵糧改飼。但要注意,可适當在秋季青貯玉米、高粱、甘蔗等作物,而夏糧生産決定着年度糧食安全的基本大盤,絕不能反季節不計成本青貯小麥、水稻等主要谷物類口糧,也不允許在夏糧生産中搞青貯飼料“糧改飼”工程,要依法規範夏季青貯飼料加工行為,打擊非法破壞夏糧生産的營利性行為,織密夏糧生産的制度。

有網友認為,農民種糧成本高收益低,是造成該事件的原因之一,并呼籲大幅提高糧食價格。對此,鄭風田說,今年的小麥價格已穩中有提,但口糧牽涉千家萬戶,小麥漲價更涉及14億消費者、影響面很大,糧食價格漲價需穩。

崔向前表示,提高農民收益讓農民有錢賺和提高糧食價格不可簡單畫等号。我國主要是靠小麥水稻等谷物作口糧的發展中國家,肉蛋奶比例還不太高,而口糧消耗在逐年提高,單純提高糧價走市場化反而可能會扼殺脆弱農牧業,依附于糧食生産的畜牧産品、酒類飲料等工業産品會大幅增加成本引起民生基本面失穩,“豬肉價格是農業經濟的晴雨表,是傳統經濟指标參數,豬肉和小麥也是維持經濟内循環的大宗商品物資,其産品價格波動牽涉社會穩定全面工作,口糧價格、豬肉價格必須維穩。”

在保護農民收益和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崔向前說,長遠看,保護農民利益提高種糧積極性需加強制度建設,科學統籌構建農業生産權益保護制度體系,核定糧食主産區糧食生産保護權益,推行糧食生産權交易制度,從根源上保護我國18億畝耕地紅線。進一步加大針對性的惠農補貼,加大生産保障層面的投入,提升夏糧生産的激勵措施。在國家定價專儲收購的基礎上,适度降低種糧成本,激發種糧積極性。或通過土地資源要素集約化經營,對成本全額補貼激勵,市場購買農民勞務等方式保障夏糧生産。

來源: 央廣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