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起源
七夕節是我國民俗節日之一,定于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但在漢代以前,七夕不一定是在七月初七,大約在七月朔日(初一)。
七夕的時間在上古是根據織女星的位置确定的,與織女星相對的牛郎星是在古代同樣被作為穩定天文時間的标志。
七月滿天的星辰中,與勞動人民關系最密切的要數牛郎星、織女星,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也反映到星辰上,相反星辰又主宰了人間的命運。
七夕節來源于民間的神話故事,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稱為天河配。
舊曆七月初七晚,為“七夕節”,也叫“乞巧節”、“女兒節”,是漢族傳統的節日。其來源于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
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最早記載見于孔子校訂的《詩經·小雅·大東》中:“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踐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起。皖彼牽牛,不以服箱。”由此可見,春秋以前牛郎織女故事的雛形就産生了,但沒有七夕渡河之說。
到了漢代,在《詩品·漢古詩十九首》裡就有了:“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寒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由此可見,雖然他們到了漢代仍為“二星”,但人物的形象已躍然紙上,還出現了“天河”的情節。并且在漢代的《淮南子》一書中也出現了“鳥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的說法。
到了南朝梁的文學家殷芸的《小說》一書裡則有了:“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伶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梁吳均《續齊諧記》指出了相會日期:“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暫詣牽牛。’至今雲織女嫁牽牛。”從此,天河兩岸就有了兩顆明亮的星,據說那就是牛郎織女變的。牛郎星旁邊還有兩顆小星星,便是牛郎挑着的兩個孩子。牛郎織女平時不能見面,隻能在每年的七月七夜裡會一次面。天下的喜鵲為讓牛郎、織女于七夕相會,便密集于天河之上,成為一道“鵲橋”。故民間老人盛傳“七月七,喜鵲稀。”舊俗認為,如七月初七下雨,則是織女的眼淚。牛郎、織女一年相見一次,又由于天氣不好,喜鵲搭不了橋,相見成了泡影,确實讓人同情。後世,民間據此出現了拜銀河、乞巧等許多民俗活動,從而形成一個具有神話傳奇色彩的節日。
這一故事經曆代演變,在民間傳說過程中不斷充實完善,遂成了動人的神話傳說。至此,牛郎織女相會故事的梗概已具完備。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
七夕節自古就與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他們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被人們傳了一代又一代,成為我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傳說深刻反映了人們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祝福與期盼。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隻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個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的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之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到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澈的銀河一霎間變得逐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隻能隔河相望。時間久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準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後來,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擡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稱心如意的美滿姻緣,由此形成了七夕節,這個節日也是我國的“情人節”。人們把這個故事一代又一代地講述着,寄托了人們對牛郎織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願望。
乞巧風俗
乞巧是七夕節的主要活動,七夕節也叫“乞巧節”,因為在這一天,民間要進行乞巧活動,即向織女乞求智巧。傳說織女聰穎美麗,多才多藝,不僅會織雲錦,而且還能縫制無邊的天衣。七月七織女與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暢,如果在此時向她乞求巧奪天工之技,她定會将自己的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人們,人們從此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靈手巧。乞巧習俗反映了勞動人民要向織女學習勞動技能的強烈願望。
七夕節除“乞巧”名稱外,又叫“七夕節”、“女節”、“女兒節”、“少女節”、“巧節”。所謂“乞巧”,就是七月初七的夜間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的意思。因此,在舊時這一天大都是婦女進行活動。《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七日,為牛郎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這兒的穿針是少女們集在一起比賽穿針。夜間,借着香頭的微光,從老太太的手中接過一根針、七根線,誰穿上線,誰就算是乞得巧了,穿得快者最巧。後來從“穿針乞巧”又發展到“浮針乞巧”。過去在北京地區就有這一習俗。《宛署雜記》就有“七月浮巧針”的記載:“七月七,民間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會女自投小針泛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槌,因此蔔女之巧。”這一風俗又叫“丢針兒”。
《西京雜記》曾記載:“漢宮中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這說明在漢代就有了乞巧風俗。《輿地志》還記載齊武帝修了一座右銘城觀,每到七月七日,宮女們都登上城樓來觀穿針,世人稱之為“穿針樓”。崔颢的《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有此夜持針線。仙裙玉佩空白如,天上人間不相見。”及林傑“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時條”的詩句都生動描繪了唐代長安穿針乞巧的風俗。
唐朝乞巧之風十分盛行,流傳有許多關于乞巧的故事和傳說。唐肅宗時,有一女娥鄭采娘,在七夕夜陳瓜果香案向織女乞求智巧,織女問采娘乞求什麼,采娘答曰乞巧,織女便送她一枚寸餘長的金針綴在紙上,并囑咐三日不得告人,如此便可得巧,不久還可以變成男子。兩天後采娘将此事告知母親,母親深感奇異,執意要看個究竟,結果金針不見了,隻有一張有針迹的空紙。後來采娘死後托生成了一個男孩。這就是流傳甚廣的“金針度人”的故事,後人用來比喻傳授某種秘法絕技。
唐朝皇帝對乞巧風俗也是十分重視。唐玄宗曾建“乞巧樓”,樓高百尺,可以坐數十人。對宮中妃嫔各持九孔針、五色線,在月光下穿過者為得巧。乞巧後,演奏清商妙曲,歡喜宴達旦。《開元天玉遺事》還記載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舉行乞巧活動:“七月七日......各捉蜘蛛,閉于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為侯。密者言巧多稀者方巧少,民間便效之。”這是漢代蜘蛛蔔吉兇之後,用蜘蛛蔔巧。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專門設有買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之為乞巧市。宋羅烨、金盈《醉翁談錄》中說道:“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複得出至夜方散。”說明乞巧節是世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明朝時除了沿襲唐宋的舊俗,還出現了一種新的蔔巧形式——丢巧針。《帝京景物略》記載:“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霧、花朵、鳥獸形者,有居鞋及剪刀,水茄形者,謂乞得巧。”
清朝在沿襲明朝丢巧針乞巧習俗的基礎上,發展成“擲花針”,所投之物為松樹的葉子,即松針。在民間,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以上所說的月下穿針、蜘蛛蔔巧、丢花針、擲松針外,還有在井邊、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哭泣,以麥豆嫩投放水中等多種乞巧方式。
豐富多彩的乞巧風俗也為中華民俗文化增添了色彩,反映了民族的曆史風貌和社會生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值得我們傳承和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