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幾個不同顔色的哈密瓜果肉,用小勺掏出一個一個的圓球狀,再放回半圓形的哈密瓜果殼中。這一顆顆汁水豐盈、晶瑩圓潤、水晶球似的各色果肉,就像一幅精美的藝術品,那麼賞心,那麼悅目。
秋風将肆虐了整個夏天的暑氣吹得偃旗息鼓時,西瓜便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此時,那青皮的黃皮的白皮的,那綿軟或爽脆的哈密瓜,一躍成為瓜果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
說起哈密瓜,它在新疆的瓜果界算得上是久負盛名了。有民謠曰:“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從這首脍炙人口的民謠中就可以看出,哈密瓜在新疆的顯赫地位。
哈密瓜,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哈密地區的特産,主産于吐哈盆地。新疆瓜果衆多,聲名遠揚,但直接以地名來命名的,除了此瓜之外,我實在是搜尋不出第二例。
配圖來自網絡,下同
說起哈密瓜名稱的由來,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爾賽去哈密清查人戶,編旗入籍。在哈密停留期間,布爾賽多次品嘗到本地的甜瓜,對其芳香濃郁、甘甜如蜜的獨特風味大加贊賞,并建議哈密回王額貝都拉向朝廷進獻。是年冬天,額貝都拉進京朝觐。在元旦朝宴上,康熙和群臣們品嘗了這香香甜甜的瓜果之後,一個個贊不絕口。當康熙問及此瓜叫什麼名字時,額貝都拉答不上來,因為這瓜的确沒有名字,人們隻習慣性地叫它甜瓜。康熙說道,它既然産于哈密,何不就叫它“哈密瓜”呢。此言一出,哈密甜瓜不僅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從此還成了“貢瓜”。
哈密瓜真不愧康熙皇帝親口賜予的美名。元初《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就有“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有也”的文字記載。紀曉岚在《閱微草堂筆記》中雲:“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吐魯番,瓜莫盛于哈密。”遠在唐朝,從軍西域的駱賓王路過哈密時留下一首詩:“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華……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詩中明确表露出為沒能品嘗到哈密甜瓜而深感遺憾的情愫。
哈密瓜确實美味。在它180多個品種中,有果肉橘紅,肉質細而松脆的西州蜜;有鮮甜脆嫩,散發着奶香、果香和酒香的東湖瓜;有瓜肉翠綠,糖分高,入冬後食之更加香氣襲人、甘甜爽口的黑眉毛;有色澤橙黃,酥脆多汁,濃香四溢,食後餘香繞口的紅心脆;有肉如羊脂,松軟味甜,置放一瓜滿屋生香的黃蛋子;有細膩脆爽,入口即化,口感似香梨的雪裡紅……這些外皮粗糙或光滑,這些橢圓、紡錘或長棒形狀的哈密瓜,雖然顔色各異,風味不同,但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律香甜,一律誘人。
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鄉”,尤其甜瓜,南疆、北疆、東疆,各地均有種植。然而,如若你去瓜攤,随手拿起一個甜瓜問攤主這是哪裡的瓜,他會不加思索地告訴你,哈密的。如果遇到懂行的人,明明知道那不是哈密瓜,也不會戳穿,隻會對着精明的賣家會心一笑。也是,誰讓哈密瓜聲名蓋世,誰讓哈密瓜香甜無比呢。
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之所以青睐哈密瓜,得益于它生長的這片沃土。位于新疆東部的吐哈盆地,四面環山,高大的山體像一道長城,攔截了來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形成“一山之隔,兩個天下”的物候特征。這裡白天氣溫高,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幹燥少雨,土壤含沙量大,加之略帶堿性的特點,為美味的甜瓜創造了獨特的自然條件。
在這個特殊的環境裡孕育生長的哈密瓜,甘甜如蜜,芳香四溢,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它的果肉,有的橘紅,有的翠綠,有的奶白,有的淡黃,無論生吃還是做成菜肴,無論制作水果沙拉還是瓜脯,口感都非常不錯,都令人喜愛。
我崇尚簡約,崇尚自然。因此,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以鮮食為主。哈密瓜買回家後,清水洗淨外皮,如果人多,就切成一瓣一瓣的長條,大家分而食之;如果人少,直接攔腰切斷,一人抱一半,用勺子挖着吃。也有心血來潮的時候,比如吃過晚飯,與家人一起欣賞電視節目的閑暇時刻,會抽空走進廚房,把哈密瓜去瓤去籽,切成小塊兒,裝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插上牙簽,端至客廳。偶爾也會浪漫一下,把幾個不同顔色的哈密瓜果肉,用小勺掏出一個一個的圓球狀,再放回半圓形的哈密瓜果殼中。看着一顆顆汁水豐盈、晶瑩圓潤、水晶球似的各色果肉,我感覺那已經不是簡單的食物了,而像一幅精美的藝術品,那麼賞心,那麼悅目……
記得老早以前,在一次宴會上,我吃到了水果沙拉,感覺很新奇,也很好吃。于是,母親過生日時,我如法炮制。當酒足飯飽,當品嘗完甜膩膩的生日蛋糕後,我端出了一盤水果沙拉。在一個白瓷湯盆中,盛着香蕉、哈密瓜、火龍果、蘋果、香梨、葡萄、聖女果等水果,均切成了合适的小塊,與乳白色的酸奶融彙在一起。當我把它們端上桌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眼睛為之一亮。此時再看自己的傑作,那一盆五顔六色的水果,仿佛掩映在薄薄的霜雪裡,又好似籠罩在飄渺的雲海中,真的很美。
去酒店聚餐,或是去KTV唱歌,都會有一盤水果拼盤。季節不同,果盤裡的水果也相應不同。但無論怎麼變幻,都少不了哈密瓜的身影。這是因為,哈密瓜中的那些晚熟品種,經久耐放,便于儲存。春去秋來,暑去寒來,在那一盤盤水果拼盤裡,别的水果交替輪換,隻有哈密瓜永恒不變,成了它的定盤星。
秋天,正是哈密瓜自然成熟、大量上市的時候。街邊,超市,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顔色各異的哈密瓜。這些經過充足的光照、充分的孕育和沉澱的哈密瓜,這些在新疆的土地上延續了4000多年曆史的哈密瓜,這些人見人愛的哈密瓜,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歡喜,也給我帶來了開心與快樂、幸福與甜蜜。(作者單位:農發行新疆分行,原文刊登于2022年9月22日糧油市場報四版)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