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電視有幾十個标準:黑位、亮度均勻性、色域、色階、對比度、銳度、暗部細節等等,而且不可能有電視在每一項指标都做到完美。
更何況,以絕大數人預算之有限,根本用不着去考慮那麼多衡量标準。花幾千元的預算,就不要妄想買到 RGB-LED 背光的電視了。
所以對一個普通用戶來說,完全沒有必要了解所有指标。
在有限的預算内,學會以下這幾點就足夠了:1、4K 選國産還是國外品牌?
預算 4000 為線,4000 以上可以考慮國外品牌,4000以下考慮國産品牌。
作為一個索尼粉,重點推薦索尼。預算在萬元左右的,可以考慮 SONY KD-55X9000C 這款,我剛陪朋友選的,黑位、解析度、動态表現和輸入延遲都不錯,看電影電視和玩遊戲兩相宜。缺點是為了追求薄犧牲了區域控光。
4000 以下,國産品牌性價比很高。
2、系統運行有關的參數
智能電視也是一種計算機系統,搭載着操作系統,想保證操作系統的流暢運行,自然需要一些設備了。
主要有CPU、運行程序的内存和儲存程序數據的外存 (固态硬盤)
如果你買回電視隻用來接IPTV、智能機頂盒、遊戲機、影碟機等設備,這一類參數與你的電視選購沒有任何關系。你隻需要關心電視有沒有讨厭的開機廣告即可。
3、與畫質有關的參數
分辨率、刷新率、動态響應時間、對比度、背光分區數、峰值亮度、抗反光、色域、色準等等都是與畫質有關的參數。
如果懶得仔細看各種參數,就先看峰值亮度,因為把電視做高是難度最高的,峰值高度高的電視其他參數一般就都不會差
電視的亮度以nit尼特為單位,常見的有300nit、400nit、500nit、600nit、800nit、1000nit以上、2000nit等幾個等級,1000nit以上就是高端電視才能把持的住的了
4、刷新率、電視響應速度
這兩個概念為啥放一起說呢? 是因為它們是有關聯的
電視的動态響應速度直接關系到看球賽和玩遊戲有沒有拖影,但是電視廣家标明的動态響應時間其實毫無參考價值,那麼消費者怎麼選擇動态響應速度快的電視呢?
電視的動态響應速度排排序如下,越往右越慢
OLED電視>120Hz液晶電視>60Hz硬屏>60Hz軟屏.
4K 值不值得買?
值得買。現在幾千元的 4K 很成熟了。
雖然很多「專業人士」仍然認為,關注分辨率不如關注色域等指标,但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是很難察覺色域上的細微差别的。而且想要在色域這些指标上取得很好的指标,要加的預算是個天文數字。而 4K 的優勢,首先是現在白菜價的行情讓大家有充分的選擇,其次是和 1080P 相比的優勢,可以讓消費者感知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