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文明第一要務是德行。禮和樂不可偏廢,“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争”,禮樂文明是國家和諧的基礎。春秋魯人孔丘發揚了儒行。其所謂儒,其有不灰心喪志,不得意忘形,有上尊下慈的美德。無怪乎孔子對禮樂崩潰時,發出如此的感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一生所緻力追求的理想就是恢複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在孔子看來,仁是禮的基礎,禮是貴淺有序,樂是對禮的調度。禮樂不僭越,就會形成和諧社會。所以,一個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緻遠·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最高理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