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22:36:46

一直想詳細講下這個話題來着,因為這玩意這兩年突然大火,讓人覺得有點猝不及防,而且網上的文章都是互相抄,信息量極低,不如我自己研究。最近深入了解了下,發現資料倒很充足,論文一大堆,從外形到分子層面都有研究,再加上我之前認識一個小夥伴他們屬于台灣省天珠造假世家,所以寫一篇跟大家聊聊。

首先放一張圖,可以說,天珠這些年大爆發,跟李連傑有很大的關系,他的人生後半程一直跟藏傳佛教糾纏在一起,後來花了兩千萬買了個九眼天珠,這個東西一下子火出圈了。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1

事實上80年代之前沒有“天珠”這個名字,盡管古代一直都有這個東西,但是以前不叫“天珠”,叫“瑟珠”。這名字很明顯不太行,就像“保密局”不如“軍統”有氣勢一樣,顯得格局很低。後來在傳銷詐騙方面技能點滿的台灣人重新起了個名字,也就是咱們熟知的“天珠”,氣質和逼格一下就上來了,價錢也指數倍上漲,他們大概測算,二十年間差不多漲了上千倍。

關于天珠,大家肯定聽說過一句話,說是天珠是西藏人生産的,唐朝以後的天珠都是假的,因為工藝失傳了,直到最近一些年才重新研究明白。

這句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以前也先入為主信了這個說法,後來查國外論文的時候,發現他們找到的珠子哪個朝代的都有,所以根本不是那樣,甚至發現了一些其他問題。

首先天珠并不是藏人生産的,而是他們在喜馬拉雅山兩側撿的,以至于很長時間裡,藏地的人一直以為天珠是天然的,是一種蟲子變的,類似冬蟲夏草那種。

啥?不知道啥叫冬蟲夏草?

那玩意就是個蟲子(蝙蝠蛾幼蟲)被真菌感染了,後來蟲子成了肥料,腦袋上長出一棵草來。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2

至于作用,大部分是炒作,不過國家好像樂見其成,畢竟這玩意屬于轉移支付,東部有錢人高價買了西部農民的農作物,何樂而不為,吃了又不會死人。

不過這幾年發現這玩意也不是完全無害,2016年發布的《關于冬蟲夏草類産品的消費提示》裡說得很清楚,那玩意用處不大,卻可能導緻砷中毒,吃太多估計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繼續聊天珠,天珠不是天生的,這玩意是百分百人造物,現在一般的猜測是,西藏當地政權出去打仗搜刮回來的,西藏以前有個象雄王國嘛,巅峰時期也瘋狂對外擴張,應該是在中亞獲得了一大批,然後就搬回去了,由于天珠的外形和藏傳佛教的氣質很搭,慢慢開始成了宗教聖物。

藏人自己是很看重這東西的,還進貢給了大唐,以至于史書裡關于天珠最早的記載就在唐史裡。

那為啥有說法說唐朝之後工藝失傳了呢?

我那個在台灣造假天珠的小夥伴哈哈大笑,說是這種說法是他爺爺和幾個同行編的,人為畫出來一條線,那條線之前的逼格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給人一種存量很小的感覺。

最關鍵的是,你拿到一顆天珠,很難确認到底是不是唐朝以前的,如果你口才很好,說服别人相信了這玩意是唐朝之前的,說不定能賣出天價。在千禧年之前,天珠是個非常非常小衆的圈子,後來硬是被他們一堆話術給推出去了。

嚴格意義上講,象雄天珠确實在唐朝之後沒了,因為象雄王朝在唐朝那會兒被吐蕃給滅了,這個時間點正好就是玄奘從印度回來那一年,也就是李世民在位的最後幾年。

那天珠制作很難嗎?也不是太難,不過也确實不簡單。

主要是天珠的材料主要是白玉髓和瑪瑙石什麼的,這些石頭太硬了,比鐵還硬(鐵的硬度是5.5,白玉髓的硬度是7),問題是古代又沒有解鎖更高的科技樹,那怎麼辦?

古代匠人們還是找到了辦法,他們發現比石頭更硬的還是石頭,于是把更硬的石頭磨成沙子,打磨玉的時候,不斷加入這些沙子,用這些沙子去磨玉,所以這種沙子也叫“解玉砂”。切割的時候,需要用一個長得跟鋸盤一樣的東西粘上解玉砂去切割,或者一邊磨,一邊注入加水的解玉砂,那些特别硬的石頭就被切開了。解決方法找到了,依舊需要極高的功力才能搞出像模像樣的産品。

大家去博物館看那些古代玉器,經常看到并不規則,顯然加工的時候被加工歪了,也是因為這項工藝太複雜,頂級玉匠也經常把握不住。

比如我們今天聊的這個天珠,就需要先把玉弄成一塊長方體,再不斷把棱角切掉,變成圓柱,最後變成個擀面杖造型,這個工藝較“切角倒棱”,極費功夫,而且考驗工匠能力。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3

所以真正古代生産出來的天珠一般上邊還有切割出來的線條,不太可能太光滑。當然了,想達到品相極好的狀态,如果不惜代價,可以把那玩意扔到一個木桶裡,裝進解玉砂,使勁轉那個桶,耗走幾個老頭,說不定就光滑了。

最後還得在上邊打個孔,打孔這事看着容易,其實也是個技術活,大概是下邊這樣的,那個鑽就叫金剛鑽,拿着一個弓拉動鑽頭,可以攬瓷器活,也可以鑽玉: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4

在發現金剛石之前,給玉打洞也隻能靠解玉砂,一邊鑽一邊加砂子,有時候得鑽幾個月,這種情況下,手工做出來的東西品相一般不會太好,那個洞歪七扭八的,甚至有時候為了加工方便,工匠們從兩頭對着鑽,導緻那個洞竟然有點對不上。這反倒成了防僞标識,因為現代的造假一般都是用車床和電鑽,做出來的品質倒是挺好,可惜太假。有時候你想故意做得不那麼差,反而很難。

形狀對了,洞也打了,接下來就該把這玩意搞成一個熊貓色了,黑白相間那種。是的,天珠最早是純色的,一般是白色或者褐色,不長那樣,那個黑白相間的造型也是工匠染出來的,先染成黑色,然後再畫上白圈圈,就成天珠了。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5

盡管古代沒有顯微鏡,但是匠人們很早就發現,白玉髓其實并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跟海綿似的,裡邊有大量極小的晶體管,如果想辦法把顔料滲入那裡邊,就可以染成那種黑白相間的效果。

能給石頭染色并且不會褪色的染料本身也比較制作工藝非常複雜,不過也沒難住他們,把玉泡到這種染料裡,就被染成了通體黑色。當然了,也不是說不會褪色,下邊這顆頂上就褪色了,看上去像個秃頭天珠。這顆肯定是真的,因為是考古隊從古墓裡找到的,現在在甘肅博物館放着:

為何有幾十萬的天珠(那個天珠到底咋回事)6

最後用堿性蝕染劑在上邊畫上白色的條紋,仔細抛光,這才成了一枚天珠。一般按照那上邊的圈圈數量,分為“一眼”,“二眼”,甚至“20眼”,并不是眼越多越貴,而是需求量越大越貴,中國人普遍“崇九”,所以九眼的最值錢。

做這麼一顆可能需要幾個月,中原王朝工匠們搞這個倒是不是太難,但是他們又不太看得上,所以産量并不高,還有一部分被高僧圓寂後火化給燒裂了,或者被人把玩過程中掉地上摔壞了,這也是為啥大部分天珠都是殘的。

剩下的基本都被陪葬了。也好理解,這玩意在收藏家手裡轉來轉去,遲早會到一個癡人手裡,這人實在是太喜歡這玩意,幹脆死後也帶走了,尤其是那種王爺貴胄,經常陪葬帶走一大堆。本來也沒多少,時間長了就徹底被耗盡了。

所以現在的“正品”天珠,都是從土裡挖出來的殉葬品。知道了這事,每次看到有人把那玩意戴在脖子上,多少有點感覺瘆人。

後來宋朝可能玩天珠的卻是比較少,因為宋朝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巅峰,搞出來的藝術品一個比一個炫,估計看不上天珠這種土裡土氣的東西。明清開始有人重新再做,現在市場上交易的古董級天珠,大部分都是明清的,當然了,99%的是最近二十年生産的。

天珠重新複活,主要跟藏傳佛教這些年高歌猛進有關。在所有宗教裡,藏傳佛教是少數鼓勵大家去發财的宗教,這也是為啥雍和宮能求财,其他寺廟一般求平安,釋迦牟尼當初自己放棄藍血貴族血統跑去當和尚,怎麼可能鼓勵大家去賺錢嘛。但是藏傳佛教不這麼認為,他們是很入世的,可能也跟藏地環境太惡劣,高僧需要别人供養才能活下去有關。這些年有錢人非常樂意供養上師,這些年真假上師滿天飛,朝陽區隐匿着十萬仁波切。

天珠在藏傳佛教裡的地位很高,被上師們給帶出了圈,李連傑那顆就是個高僧賣給他的,當然了,不能說錢,庸俗,要說“緣”,兩千萬緣。此外還有唐卡,大家如果注意下那些京滬豪宅,經常看他們進門的地方挂着唐卡,或者專門有個屋供着唐卡,唐卡一般不能自己随便挂,得去上師那裡請。你說我就從淘寶買一個挂了,有問題嗎?當然可以,不過有錢人一般面對不确定性比較強,他們容易迷信,懂唐卡的人一般不會随便挂。

藏傳佛教最早在台灣鋪開,所以台灣省研究天珠比内地早二十年,後來内地開始變富追逐上師後,台灣的業務才大舉進入。

不過我那個朋友也表示,他們家三代做天珠,到了他這代已經做不下去了,導緻他讀大學搞計算機。

台灣的天珠造假業最早是被台灣自己人往死裡卷,不過那時候還姑且能接受,利潤暴降,但是勉強還能過。直到這些年,河南作坊的加入,徹底把這個原本暴利行業給幹成了微利行業。以至于現在台灣賣的很多天珠都是河南産,很多人在西藏買到的天珠,基本都是河南産、從義烏中轉發的貨。多說一句吧,現在大家在各地買到的土特産,大部分都是從義烏發的 ,他們從義烏訂貨比自己生産劃算得多。

此外河南人再接再厲,在“高仿”這個領域把科技點直接點到爆,比如他們已經開發出來了完全古法,再放到烤箱裡烤,或者用紫外線照,模拟上千年的風化效果,再用各種藥水配“包漿液”,二十分鐘包漿效果超過三個老頭盤50年,最後連天珠上的小裂紋都能僞造出來,甚至放在顯微鏡下,也有點難以區分。

幾年前那個天珠世家的公子在北京花了666買了一顆象雄天珠,他爹仔細看完之後,驚訝地說造假都能造到這個境界了?說這個行業已經完了,連個饅頭利潤都不如。

文章寫到這裡差不多了,其實大家看完本文,大概心裡也有數了,不少人在那裡探讨天珠收藏的事,講真,别瞎忙了,用不了幾年,以河南老鄉的産能,足夠給全國人民每人配三枚。普通天珠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古董級的天珠水更深,而以正常人的能力,根本區分不了到底是不是千年以前流傳下來的,找專家看,很容易被專家合夥騙,就别瞎忙活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随手點個贊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