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結合地帶,從縣城向東南方向行駛二十多公裡,就到達了龍州鄉一個叫闫家寨子的地方,波浪谷就深居于此。道路在荒漠中曲折蜿蜒,到處是黃土坎子和溝溝壑壑,讓人感受到黃土高原特有的貧瘠和蒼涼。
我們到了當地才聽到老鄉說規模最大的一、二、三号景區已經封閉,正在維修設施不接待遊客,不免有些失望。不一會兒找了一個當地人做向導,帶我們去看另外的幾個景點。越野車載着我們颠颠簸簸攀上山梁七拐八拐來到了第一個景點。
這裡的景點沒人管理,沒有棧道,遊人可以随便進出。走近這些此起彼伏的波浪仔細觀瞧才發現它們其實就是土丘長年累月被日曬雨淋自然風化形成了現在的樣子。它們形态各異,紋理清晰,線條流暢,像優美的音符流淌出的有型的韻律,令人歎為觀止。
第一次見到波浪谷的興奮令遊人激動不已,幾個大媽級的遊客開始扯起迎風飄舞的各色彩巾,在各處竄上竄下擺出各種poss高聲叫喊着歡笑着輪番照相。我試探性地踩到一片波紋上,如同踩在松軟的沙土上,仿佛感受到曲線的斷裂,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音,才知道這美妙的曲線原來如此脆弱,趕忙收回了腳掌。
聽說波浪谷的一腳踩下去要恢複六十年,再看看眼前已經被遊人踩得面目全非的片片波浪,不由得奇怪為什麼當地旅遊局不把它好好地保護起來呢? 于是再也不肯伸出第二腳,堅持站在旁邊照相就好,因為任何破壞美好的行為都是一種罪過。
在去第二個景點的路上,我問向導怎麼可以讓遊人這麼随意地踩踏景觀而不去管理呢,向導不以為然地說:“沒事兒,下一場雨該啥樣還啥樣!”我不禁愕然“難道真是這樣嗎?”
第二個景點比第一個景點規模要大許多,波浪的質地也要堅硬許多,以水上丹霞為主要特色。因為有了水,景觀便有了靈氣,碧水丹霞,色彩鮮明,非常漂亮。
第三個景點在一個山坡上,乍一看平淡無奇,越往上走越是震撼,這裡的波浪已經石化,一堆堆,一簇簇,前呼後擁,高低起伏,氣勢非凡。
驅車趕往第四個景點,沒一會兒,車子在路邊停了下來,我正困惑我們要到哪裡看什麼的時候,向導指了指左前方說“在那邊!”順着向導手指的方向走出沒多遠,眼前的景象讓人目瞪口呆,在平地的下方,有一條大峽谷赫然橫亘在眼前,峽谷河水碧綠,兩側是懸崖絕壁,崖壁仿佛刀削斧辟一般規整,紅白紋理交錯,極具視覺的沖擊感,讓人不由感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震撼。
對面峭壁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穴增強了峽谷的神秘感,有人說是風雨侵蝕的結果,還有人說那是曾經的“土匪窩”,有直上直下的通道,作為戰亂時的防身之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該是怎樣的追擊才會把人逼到如此荒涼的地方躲藏在如此險峻的沒有退路的懸崖絕壁啊!
這個景觀叫鳄魚頭,頗有幾分神似。
靖邊波浪谷,一個神奇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