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07:51:16

(炒米的另類清史)總280期-第3期-因為有了這段經曆,努爾哈赤才變得那麼生猛。

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府裡的這段日子很傳奇。按道理作為李府的一個三等家丁,而且還是個低人一等的生番,理論上不會有太大出路的。混得最好的也不過就是焦大的角色。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1

三等家奴

但是李府的家丁卻完全不一樣,這在于李成梁不是一般的土财主。

李成梁能夠一統遼東的“江湖”,那刷子絕對不是兩把。因為他不但有最大的“黑市産業”,更是有一支“誰不服就揍誰”的鐵杆隊伍,那就是著名的遼東鐵騎。而遼東鐵騎裡幾乎所有成員都是李成梁的家奴。

李成梁收人有一個标準,那就是“人不危難不收”。

必須是你遇到了過不去的坎,他才會出手幫你,收留你。努爾哈赤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樣做的好處,在于這些人進入李成梁的隊伍裡,就已經欠了一份情。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2

遼東鐵騎

而李成梁在這個基礎上,又給你加了一個大禮,那就是“雙饷制”。

明的遼東,“喝兵血”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很多士兵都很難足額拿到軍饷,動不動幾個月見不到一分錢的,大有人在。但是李成梁給你的,卻是足額的雙份軍饷,此外,“安家費”也異常豐厚,總之你坐牢也好,死了也罷,你的家人你不用擔心,李成梁會給他們一大筆“安家費”,足以讓他們安度餘生。

但是就雙饷就結束了嗎?遠遠不止,在遼東鐵騎裡當兵,你還有“傭金”。

就是每次打仗“戰利品”,你有抽成權。随着職位的晉升,除此之外,你甚至有軍屯收益的“股份”權。總之,随着你在這支部隊裡的等級越來越高,你的收益渠道就越來越廣,收益也就越來越多。也正是因為這樣“與衆不同”的建軍模式,以及李成梁對兵員的苛刻要求,所以遼東鐵騎的規模并不大,常年保持3000人左右,最巅峰的時刻,也不過4800人而已。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3

身先士卒

無論李成梁還是後來的李如松通常都喜歡身先士卒,一個呼哨,主帥自己就先沖出去了。

主帥沖在最前面,對軍隊士氣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是能量級的。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後來的李如松就死在這種方式之下。在主帥的這種帶頭作用下,遼東鐵騎特别擅長打奇襲和奔襲戰。然而由于缺乏“令行禁止”和“統一協調”的“軍紀建設”,“家丁”的戰損比也非常高,不誇張地講,李成梁的“頂子”就是家丁的血染紅的。

曾經與土蠻的一場戰鬥,砍下敵人57顆腦袋,結果其他“參戰”的大明兵丁(人家也就站在邊上替你呐喊助威啊)無一戰損,而李成梁的“家丁”卻死了17個。事實上,這次戰鬥的結果就是57比17。可見遼東鐵騎的戰鬥力還是非常高的,但是怎奈你人數偏低,對于敵人而言,死57個沒啥影響,而你死17個則“損失慘重”。

而努爾哈赤和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就成為了其中一員,而且是非常優秀的一員。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4

八旗軍

努爾哈赤的很多後來的“八旗”理念其實和“遼東鐵騎”理念有很多相合之處,應該與這個階段有關,但是很顯然努爾哈赤又做了更大的改進。而他後來的軍事才華,也應該是得益于這個階段的培養。更關鍵的是努爾哈赤打仗時,身先士卒的風格,鐵定是源自于李成梁。

其實到了這裡努爾哈赤的成長史,一個從底層“奴隸”如何一步步走向一個帝國的奠基者,還是充滿着現實意義的。但是一旦《清實錄》介入之後,努爾哈赤就開始變得玄幻起來了。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5

李成梁小妾

說李成梁的小妾在給李成梁洗腳的時候,看到李成梁腳闆底有3個紅痣很好奇,于是李成梁就解釋道:“我這是富貴之兆,我能夠當大官,靠的就是這三顆痣。”結果小妾有點不以為然,說了句:“那個野豬皮腳闆底有七顆黑痣呢!”李成梁頓時愣住了。這句話信息量實在太大。

他分别告訴了李成梁兩條重要的信息。一個是這貨給我帶了綠帽子,她和野豬皮有一腿;另一個是努爾哈赤果然如此的話,那就是皇帝命啊,這事要是傳到朝廷去,我怕是兇多吉少啦!

果然小妾也覺得自己好像話有點多了。于是趁李成梁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偷走令牌,放走了努爾哈赤。後來小妾也自己吊死了。而努爾哈赤逃出李府之後,又開始各種奇遇了,有事烏鴉,又是狗來拯救自己,大難不死,自然是天命所歸啦!這些不是輯錄在正史裡,炒米保證不提。(未完待續)

努爾哈赤是怎麼樣一個人(因為有了這段經曆)6

(圖片源自網絡)

炒米連載日更,原創首發,請各位粉絲多多支持,請敬請關注:炒米視角,歡迎吐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