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不僅大人會有,孩子也經常會有。很多人認為口腔潰瘍是因為“火”太大導緻的,事實果真如此嗎?今天袋鼠麻麻就跟大家聊聊:口腔潰瘍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口腔潰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創傷性因素
創傷性口腔潰瘍比較常見,它的形成主要與3方面原因有關:
1)若寶寶有吮吸拇指的習慣或使用質地較硬的奶嘴吃奶,會使得上腭粘膜經常被摩擦而導緻潰瘍。
為了促進創面的快速愈合,家長還可以将思密達及複合維生素片研磨成面狀,用甘油合劑調成糊後,塗抹于患兒口腔潰瘍處。
看到這,估計很多家長會不理解了,思密達不是治療兒童腹瀉的藥嗎,還能治療口腔潰瘍?是的。思密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蒙脫石散,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矽與氧化鋁,能與黏膜蛋白結合,修複潰瘍面。另外,它還可将細菌及病毒粘附在黏膜表面,并随唾液排出。
3、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比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鵝口瘡等,都可讓寶寶的口腔發生潰瘍。
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而且都會讓寶寶口腔内長疱疹。疱疹分布在頰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體等處,破潰後形成口腔潰瘍,很疼,嚴重時會影響患兒進食,讓孩子哭鬧不止。
防治方法:
家長要讓寶寶多喝涼開水,這不僅可以起到鎮痛的作用,還可以把創面上的細菌、分泌物沖刷掉,使口腔盡可能保持清潔,有利于病情的好轉。如果寶寶因為疼不願意喝,可以讓他少量多次地飲用。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勤用生理鹽水漱口,以保證口腔的清潔。
對于口腔潰瘍症狀比較嚴重的孩子,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采取藥物治療,比如華素片。華素片的主要成分“西地碘”,将它研成粉末塗于創面,能有效緩解口腔潰瘍帶來的腫痛,并能促進受損的口腔黏膜快速愈合。
鵝口瘡
鵝口瘡又叫雪口病,好發于2歲以内的嬰幼兒。如果你在孩子張開嘴笑或者啼哭時,查看到寶寶舌面或口腔黏膜上附着有乳白色的像絮狀物或奶塊樣的東西,并且不容易擦掉,那說明寶寶有可能得了鵝口瘡。
在感染初期,患兒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會在進食時有痛苦表情,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受損的黏膜面積會擴大到咽部、扁桃體、牙龈等,甚至蔓延到至食道、支氣管,使孩子出現呼吸、吞咽困難等症狀。
防治方法:
可以用棉簽蘸些制黴菌素塗在患處,一般1-3天即可見效。配制方法是用10ml的溫開水加1片制黴菌素就行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鵝口瘡特别容易反複發作,所以家長應在病症消失後繼續用藥3~4天,以鞏固療效。
4、藥物過敏
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在服用青黴素、磺胺類、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藥物時,也會引發口腔潰瘍。
防治方法:
對于藥物過敏引起的口腔潰瘍,首先要遠離過敏原,停止服藥。如果過敏症狀比較嚴重的話,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的藥。局部潰瘍部可用些口腔潰瘍膏或散制劑,同時注意保持口腔清潔。
袋鼠麻麻有話說:
口腔潰瘍一般在7至10天内會自然愈合,即使複發,潰瘍的位置也不固定。如果出現口腔潰瘍,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仍不愈合、潰瘍底部及邊緣變硬,最好到醫院檢查,排除口腔癌等嚴重疾病。
想了解疱疹性咽峽炎和手足病有哪些區别?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衆号(jjkkczj),回複關鍵詞“咽峽炎”,即可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