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山東魯西北一個村莊,座落在冀魯豫交界處。2022年農曆正月初一,早晨七點左右起床去拜年。現在拜年,一般去直系長輩家。
大年初一拜年,據老人講有二層含義,首先一年到頭去長輩家磕頭拜望,其次兩家有過節或不和睦通過拜年可化解矛盾。
記得小時侯,生活比較堅苦每天盼過年,隻有過年才能吃到肉。每年的大年初一起的很早,一般早晨五點以前起床,先給自己長輩拜完年,在指定地點跟着家族大部隊去全村長輩家拜年。那時長輩年齡六十歲以上,每家都掛着家譜。因為天不亮,但老人早已等候來拜年人。有時因拜年隊伍太多,還得排隊等候。我們家族在村裡較大約占一半左右,雖然分了幾支,我們是最大一支。進院拜年時整個院落擠滿了人,因人太多後面輩份小的隻能站在大門外。前面人先給堂屋正中家譜磕四個頭,這時主人在東側上首陪着磕頭,然後依輩次年齡逐一磕頭。有的躲在屋裡不出來,當喊到時外面主人講不在家,寒喧幾句告辭出來去另一長輩家。
記得有一次,我在前面跟着大人磕頭,後面和我年齡差不多的遠方侄子也随着硊下,走出來才知道膝上占滿了雞屎。因為年齡小,多次鬧出笑話。那時候每年初一大人要求孩子去跟着拜年。待串完全村長輩家,因磕頭時間過長及次數太多,兩腿疼好幾天才緩過來。
現在大年初一好多鄉鎮村莊不讓在串門拜年,孩子們很多也不早起。但每當大年初一拜年時,我就想起小時候拜年時的情景,揮之不去。也許随着時代變遷,過去的很多傳統禮節和儀式早己不在,若幹年後隻有在書本中找到。但每當大年初一“拜年了!”這三個字會出現在不同場合,是人們互相問候的吉語。
趙美訓寫于2022年農曆大年初一晚上22時46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