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大自然之中,其實隐藏着一個冰冷的法則:一個物種如果沒有能力去及時适應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那麼它們就會被無情地淘汰。
這條法則正是地球上衆多物種進化的外在因素,比如說植物為了避免被動物吃掉,會進化出各式各樣的防禦機制,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們為了生存和繁衍,就必須要與植物共同進化,從而破解植物的防禦。
實際上,金合歡樹和長頸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方面來講,為對付長頸鹿,金合歡樹可謂是奇招叠出,另一方面來講,長頸鹿則可以說是見招拆招,令人歎為觀止,在進化之路上,金合歡樹和長頸鹿你來我往,一鬥就是百萬年。
金合歡樹是非洲草原中的一種常見的植物,在漫長的進化之路上,金合歡樹隻用了“長高”這一招就令大多數植食動物“望樹興歎”,但這招卻對長頸鹿無效,因為它們已經進化得足夠高,甚至成為了地球陸地上最高的動物。
金合歡樹還進化出了“長刺”的防禦策略,它們的樹枝上長滿了尖利的硬刺,其長度一般都可以達到10厘米以上,但這對長頸鹿還是無效,因為它們已經進化出了足夠長、足夠靈活的舌頭。
長頸鹿的舌頭的長度可以達到40厘米以上,通常情況下,它們隻需要用靈活的舌頭避開金合歡樹的硬刺,再輕輕一卷,就可以吃到樹葉了。
除了物理防禦之外,金合歡樹還進化出了一種基于化學的奇招,那就是在樹葉中分泌一種名為“單甯酸”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對動物來講是有毒的,少則會讓動物頭暈眼花,多則可能令動物一命嗚呼。
然而這一招依然對長頸鹿無效,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長頸鹿在長時間啃食金合歡樹的過程中,已經進化出了一定程度的對“單甯酸”的抵抗力。
另一個原因是金合歡樹無法讓樹葉中的“單甯酸”濃度一直保持在高位,隻有在被啃食的時候,其樹葉中的“單甯酸”濃度才會大幅提升,這就有一個時間差,而機智的長頸鹿則察覺到了這一點,它們會利用“時間差”在多棵金合歡樹之間來回啃食,從而避免吃到“單甯酸”濃度過高的樹葉。
比如說有三棵金合歡樹,分别為“甲”、“乙”、“丙”,當長頸鹿吃“甲”的樹葉時,如果吃着吃着覺得味道不對了(“單甯酸”濃度增高了),它們就會停止啃食,轉而去吃“乙”,吃到“乙”的樹葉味道不對了,又會去吃“丙”,而當吃到“丙”的樹葉味道也不對了的時候,“甲”的樹葉中的“單甯酸”濃度就已經降下來了,此時它們又可以回來繼續吃“甲”的樹葉。
為了對付長頸鹿的“來回吃”,金合歡樹進化出了一種奇招:當某棵金合歡樹在被啃食的時候,它除了讓自己樹葉中的“單甯酸”濃度大幅提升之外,還會釋放出一種乙烯信息素,而它附近的金合歡樹在感受到了這種信息素之後,也會大幅提升自己樹葉中的“單甯酸”濃度,這樣就可以達到樹與樹之間“守望相助”的效果。
然而長頸鹿還是可以見招拆招,因為它們已經學會了沿着逆風的方向去啃食下一棵金合歡樹,畢竟釋放的信息素是需要通過空氣來傳遞的,這就意味着,位于逆風方向的金合歡樹無法及時接收到“同伴”的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哨刺金合歡樹”的硬刺下端,還進化出了一種空心的球體結構,其中還會分泌蜜汁,從而吸引了大量的螞蟻入住其中。
當“哨刺金合歡樹”遭到動物啃食的時候,這些住在樹上的螞蟻就會将其視為威脅,并對其展開猛烈的攻擊,有些螞蟻甚至還會噴出具有強烈腐蝕作用的蟻酸,令“啃食者”苦不堪言。
不過對于長頸鹿來講,這一奇招還是沒有多大用處,因為從“螞蟻被驚動”到“螞蟻展開猛烈的攻擊”之間是有時間差的,在吃過多次苦頭之後,聰明的長頸鹿都已經學會了利用這個時間差,一般來講,它們都會在螞蟻展開攻擊之前就從容離去。
結語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地描述,以上所述其實用到了一些拟人的說法,從我們人類的視角來看,“金合歡樹奇招叠出,長頸鹿見招拆招”顯得非常有意思,但從本質上來講,金合歡樹和長頸鹿的你來我往,其實是這兩個物種之間殘酷的生存博弈,是它們在長達數百萬年的時間裡共同進化的結果。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