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阿凡達2》在廣大影迷的呼喚下,終于和大家見了面。
要知道,觀衆之所以這麼期待《阿凡達2》,
除了因為這部續集已經讓他們等了13年之久,世界杯都能舉辦3屆了。
還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第一部給他們帶來的視聽盛宴,
讓他們無法想象導演卡梅隆将會在第二部裡設計什麼驚喜,
所以他們必須到電影院一探究竟。
不過,對于廣大《阿凡達》“鐵粉”而言,他們走進電影院隻會觀看英語原版,
特别是在公布中文版将由鄧超孫俪夫婦,以及黃軒和章子怡來配音之後,
不少“鐵粉”更加笃定了看原版的想法,在他們看來,
要是中文版由專業的配音演員來配,他們或許還會考慮一下,
但明星來配還是算了,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其實這恰巧反映了如今電影配音界的一個現象,
那就是在在大量啟用明星配音之後,那些專業的配音演員該何去何從呢?
就像有許多網友在回看譯制片《佐羅》時,
他們都會對“佐羅”的配音演員童自榮心生好奇,
現實生活中的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如今他又過得怎樣呢?
跟很多上戲表演系的學生在畢業時想要趕快進組拍戲不同,
童自榮這個“怪人”在上戲表演班畢業後,卻一心隻想當配音演員,
為此他留在學校一等就是7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夢想”二字。
1944年1月,童自榮在上海出生。
作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的播放地,
上海這個地方自然與電影配音有着很深的淵源。
1957年成立的上海電影譯制廠,就是在這樣的曆史環境下産生的,
它的出現不僅讓那個年代的人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外國電影,
還給許多對配音感興趣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才華的舞台。
彼時13歲的童自榮便是他們的其中一員,上譯廠推出的電影他會追着看,
比起影片裡的那些演員,他反倒是對那些看不到長相的配音演員感興趣。
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意識到他的夢想就是當配音演員。
幸好,童自榮在聲音上還是有些優良基因的,
他的祖父是一位戲曲演員,聲音十分洪亮。
而他母親的聲音也是十分清亮,童自榮自己都說,
他自己的這副好嗓音,有一半的功勞都在母親身上。
有了良好的内在條件,按說童自榮達成做配音演員的夢想,
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上譯廠也在向他招手。
但奈何上譯廠從不對外招人,而童自榮又是一個固執的人,
他認準目标後就不會輕言放棄。
于是,他便開始了他“曲線”完成目标的計劃,
本着配音演員也是演員的想法,1962年,
18歲的他報考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這一步他很快便圓滿完成了。
之後便是4年漫長的大學生活,在這4年裡,
童自榮也在很認真地學習“聲台形表”,
在班上,他的台詞和表演課的成績也都名列前茅。
所有同學都覺得他将來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可是令他們想不到的是,
他們看到的隻是表象,童自榮從始至終都隻想成為一名配音演員。
熬過了大學4年,童自榮必須要面對擇業這個難題,
看着上譯廠依舊不對外招人,他真的無計可施。
而他畢業那陣社會還突然動蕩起來,于是他隻能留在學校.
誰曾想一眨眼5年就這麼過去了,那時童自榮馬上奔三,
事業還一事無成,起碼在他看來,
他連夢想的邊兒還觸碰到,這要讓他如何是好呢?
事業上的焦慮,讓童自榮根本無暇去考慮别的事情,
他的終身大事也是一拖再拖,好在這時有人替他操起了心。
一個親戚來他家拜訪時,特意帶來了3張黑白照片。
童自榮一看照片,覺得那女孩氣質清冷,面容姣好,
很适合他這種平時沉默寡言的人,頓時就感興趣了。
在那位親戚的介紹下,他得知女孩的名字叫楊倩華,
為人确實有些腼腆不愛說話,思想也比較保守。
童自榮一聽,更覺得他們十分合适,便立即答應與楊倩華見一面。
童自榮第一次與楊倩華見面,他們約着一起去看電影。
結果童自榮對楊倩華一見鐘情,以至于他們進了電影院,
童自榮滿心滿眼都是楊倩華,連他最喜歡的電影他都沒什麼興趣去看,
他意識他這是對楊倩華動了真情,于是,
電影結束後他立即就把第二次約會提上了日程。
而楊倩華見童自榮斯斯文文,對他也心生好感,便答應再深入了解一下對方。
第二次見面,他們兩個放輕松了許多,尤其是聊到興趣愛好時。
當童自榮聽到楊倩華也對藝術感興趣,尤其喜歡滬劇之後,
同樣喜歡滬劇的童自榮更加興奮了,那時他更加認定楊倩華是他要娶的人。
而當楊倩華得知童自榮還在為自己的配音夢想努力奮鬥之時,
她瞬間對童自榮心生崇拜,因為她也想要像童自榮這樣繼續追尋她的藝術夢想。
但奈何那時社會動蕩,她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
即便她家境優越,可内心上的空虛終究是物質無法彌補的。
于是,楊倩華便把自己藝術夢寄托在了童自榮身上,
而童自榮又覺得楊倩華是志同道合之人,
他們就這樣相愛了,1年後他們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楊倩華這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竟然委身在家當起了家庭主婦。
而童自榮則是繼續留在上戲等待機會,索性這個機會在他婚後沒多久就來了。
1972年,上戲要對1966年畢業的學生進行重新分配,
無一例外,他們都會被分配到各個話劇團裡。
可是這樣的結果并不是童自榮想要的,
于是他厚着臉皮找他的表演系老師李志輿說明了他的情況,
他想要老師幫他跟上譯廠牽牽線。誰知說來也巧,
李老師的嫂子張英也是童自榮的老師,她恰巧認識上譯廠的廠長,
正是在她的牽線搭橋下,上譯廠認識了童自榮這個配音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1973年,在留校7年後,童自榮終于得以實現目标,進了他心心念念的上譯廠。
此時童自榮已經29歲,這時的他才剛步入正軌,
未來他知道自己将遇到更多的挑戰,畢竟進了上譯廠未必就能做出成績。
好在事業的迷茫,馬上就被小家庭的喜悅所沖刷,
他剛進上譯廠1個月,他的大兒子便降生了。
隻是兒子出生那天他還在上班,他又不想要請假,
就這麼錯過了見到兒子第一面的機會,5年後女兒出生,
他也是這樣,因為不想耽誤工作而錯過了。
對此,楊倩華十分理解,她知道配音事業對童自榮很重要。
所以她就盡量當好童自榮的賢内助,
即使一大家子6口人都要蝸居在30平米的老房子裡,她也一點怨言也沒有。
不過,别看童自榮滿心滿眼都是他配音事業,
他會在上班路上邊騎自行車,邊背各種電影的台詞,
還會鑽研電影裡的人物關系,可是在上譯廠,
他還是坐了5年的冷闆凳,讓他配音的角色基本沒有,
即便有也都是些跑龍套的,所以他的配音履曆上一直都是空的。
直到1978年,他的付出總算是等來了回報,
廠裡在電影《未來世界》裡給他分配了一個重要角色。
童自榮正是憑借這個機會,讓廠裡的人們意識他聲音的洪亮與華麗,
随後改寫他命運的角色便接踵而至了。
1979年,上譯廠要給意大利電影《佐羅》配音,
鑒于童自榮的華麗嗓音很适合突出佐羅的高貴,
他就被指定來為“佐羅”配音,除此之外,“假總督”的配音任務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對此,童自榮雖然很有負擔,但他也想到了應對方法。
那就是他發現他上午的聲音低沉,再穿上那種車間裡很重的勞動鞋,
他的聲音就能很好地展現出佐羅的沉穩。
而下午他的聲調變高了,他則換上一雙拖鞋,
這樣“假總督”的輕飄他也能完美地诠釋出來。
正是靠着這種對角色的精準把控,譯制版的《佐羅》一經播出就好評如潮,
尤其是童自榮的聲音,竟然比阿蘭·德龍迷人的面容還受歡迎,
每天他都會收到一封封粉絲來信,就這樣,
他一夜間成了“配音王子”,坐擁粉絲無數。
事業上的成功,并未阻擋童自榮繼續奮進的步伐,
他依舊喜歡在上班下班的路上背台詞。
1980年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樣在路上專心緻志地背台詞,
豈料一輛大卡車突然從側面出現。
童自榮自然是來不及躲閃,硬生生撞了上去,好在最後隻受了一點皮外傷。
憑着這股如此敬業的精神,童自榮自然成了上譯廠的重點培養對象,
一些重頭戲都交由他配音,1982年,
他就接到了在電影《少林寺》裡給李連傑配音的任務,
而他與李連傑的恩怨也就此展開。
我們都知道《少林寺》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上映時幾毛錢的票價,竟然硬生生賣了上億的票房。
作為男主角的配音演員,童自榮自然也是有一份功勞的。
他一直對自己的配音工作很是尊敬,盡管配音演員的工資并不高,
配一部電影也就能拿到600到800元的收入,可童自榮依舊很是滿足。
直到幾年後,他在一個宴會上見到李連傑,
當工作人員特意将他介紹給李連傑,
說他就是給《少林寺》裡“覺遠和尚”配音的演員。
他本想着介紹過後,李連傑最起碼會跟他握一下手,
結果李連傑隻是朝他的方位看了一眼,随後便被一大群人簇擁着離開了。
這段經曆讓童自榮記恨了很多年,以至于多年後,
他登上訪談節目《星夜故事》的舞台,他還不忘講起這段經曆來。
節目上,童自榮提起李連傑就很激動,直言他功夫了得,可是藝德嘛.......
盡管童自榮沒有直接說李連傑沒藝德,
但看了節目的觀衆都能感受到他對李連傑的不滿。
要怪隻能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1989年,阿蘭·德龍來上海電影譯制廠參觀時,
他對童自榮展開了十分友好的會面,他不僅大贊童自榮的聲音給他的角色加分,
還直言隻要給他配音的任務都應該交由童自榮負責。
正是這份尊敬和鼓勵,讓童自榮覺得演員要對給他們配音的演員尊敬,
可李連傑給他的卻是蔑視,所以他根本無法接受。
童自榮的心情除了被這些外在事物幹擾以外,
據說,他在上譯廠的處境也是每況愈下。
可能是他生性有些孤傲,與廠裡的同事相處起來并不怎麼愉快,
以至于2003年他登上《藝術人生》後沒多久,
網上竟然傳出了一篇關于童自榮被排擠,甚至被人打的帖子,
不過時至今日這篇帖子的内容也沒得到證實。
但不可否認的是,似乎在《佐羅》之後,童自榮的聲音便成了佐羅的化身,
這在一定程度上确實阻礙了他在事業上的發展。
不過,童自榮從未放棄對自己嗓音的維護,
他要讓自己的嗓子一直處在年輕的狀态,這樣他的配音事業才能繼續走下去。
2004年,60歲的童自榮順利從上譯廠退休,
自此,他真的放慢了他輸出配音作品的速度,不過放慢并不是沒有。
2005年他就為動畫片《圍棋少年》配了音,
2010年《玩具總動員3》裡胡迪警長的聲音,也是出自童自榮之口。
到了2015年就更厲害了,他甚至在堪稱國漫崛起的《大聖歸來》裡,
給大反派“混沌”配音。那時的童自榮已經71歲,
可他的聲音卻依舊铿锵有力,将反派的邪魅發揮到了極緻。
以緻于一個影迷看了18遍《大聖歸來》,她親口告訴童自榮,
她就第一次是去看劇情的,剩下17次全都是去聽“混沌”聲音的。
這足見童自榮的聲音魅力,他在配音事業上的成績,
确實配得上“配音王子”這個稱号,2015年,
他就憑借在配音事業上的付出,喜提第四屆漢米爾頓幕後英雄特别貢獻大獎。
按說這樣的童自榮,坊間應該流傳着許多他的傳奇故事,可是事實卻恰好相反。
除了他内涵李連傑藝德差的那個故事以外,
坊間流傳最廣的,莫過于他一生蝸居在30平米小公寓的凄慘故事。
其實這并不是事情的全貌,其實單位也有分配給他一套房子,
可他把那套房子給他母親住了,而他則習慣了與妻子住在那個溫馨的小家裡。
至于他的一對兒女,在勤工儉學出國留學後,也都擁有了各自的小家。
關于他生活凄慘的故事,童自榮已經解釋了好幾遍,
他覺得住在小公寓裡也很幸福,這就足夠了。
好在外界的紛紛擾擾,并未阻擋童自榮在配音界持續輸出,
2021年,他還參與了電影《情書》重新上映的配音工作。
今年,童自榮已經到了78歲的高齡,可能是在維持嗓音年輕的過程中,
也讓他的精氣神也一直處在最佳狀态,以至于他現在的身體還很硬朗。
最關鍵的是,他與妻子楊倩華已經攜手走過了50個春秋,
二人依然恩愛如初,對待妻子,童自榮也有他獨一份的小浪漫。
他從不會對妻子說“我愛你”,因為在配音的過程中,
他已經以太多人的身份說過這三個字了,對他而言已經麻木了,
所以他選擇對妻子說的是:“辛苦你了,有你真好。”
就是這樣一句樸實無華的情話,足見童自榮和妻子楊倩華感情之踏實,
也祝願他們能一直這樣幸福下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