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史記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賞析

史記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8:10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史記》表彰的品行。

  春秋末年,社會極為動蕩。周天子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敗者割地賠款,勝者為霸主,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互相結盟,互相利用,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鄭世家》記載,鄭靈公十一年,霸主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者)要讨伐弱國宋國,宋國告急求救于盟友晉國。晉當時與楚相互争霸,各有輸赢。

  史記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賞析(智勇解揚不辱使命)(1)

  晉景公打算發兵救宋,大臣伯宗進谏說:“不可!現在楚國得天之利,勢頭正盛。我們不能直接與他們對抗。君臣商讨的結果是,派一有膽識、有能力、有智慧、忠信剛直者出使宋國。

  環顧朝臣竟沒有能擔當此任者,于是景公就發布诏令到全國尋找。霍地壯士解揚不僅外表剽悍,而且有勇有謀,成為出使宋國的最佳人選。解揚接受重任,誓言不辱使命。

  解揚出使途中經過鄭國。鄭襄王曾被楚莊王逼得“肉袒牽羊”向楚投降。楚莊王認為其愛民,兩國化幹戈為玉帛,結成同盟。現在晉人解揚在楚圍宋的情況下出使宋,與楚宋戰争有關。所以鄭國就做了順水人情,把解揚抓住獻給楚國。

  史記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賞析(智勇解揚不辱使命)(2)

  楚莊王很明白解揚的使命,也欣賞解揚,就重金賄賂解揚,讓他反水,當楚國的說客,勸宋國趕快投降。

  解揚先是不肯,在楚莊王再三威逼下,解揚答應了。楚莊王非常高興,他哪裡知道這是解揚的計策。楚國将解揚送上很高的樓車上,讓他對着被圍困的宋國都城大喊勸降的話。解揚登上樓車後,對着城内大喊道:

  “晉方悉國兵以救宋,宋雖急,慎毋降楚,晉兵今至矣!

  這就是解揚要完成的晉景公賦予的使命:一方面诓騙楚國,讓他們趕快撤兵;一方面安撫、鼓勵宋不要投降。晉以此想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智勇解揚假意答應當楚莊王的說客,讓宋投降,卻利用這個機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楚王一聽大怒,要把解揚給殺了。解揚面臨死亡毫無懼色,說:

  君能制命為義,臣能承命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無隕。

  意思是說,有“義”的君王才能讓人臣服,臣子不辱使命才是有“信”。我既然奉我君王的命令出使宋國,即使死了也不能讓使命受損。

  史記十大名篇太史公自序賞析(智勇解揚不辱使命)(3)

  楚國說:“你已經答應了我說服宋投降,現在卻背叛了諾言,你的信在哪裡?”

  解揚說:“我答應你是為了完成我君王的使命,你殺吧。”

  将要就死的解揚又回頭對楚軍意味深長地喊道:

  為人臣無忘盡忠得死者!

  忠于君王的人是要被殺死的!這麼震耳欲聾的話使楚國軍中面面相觑。如果殺了解揚誰還給楚王效力?

  楚王的幾個弟弟都谏楚王赦免解揚,楚莊王也是重德行的君王,所以就釋放了解揚,讓他回到了晉國。回到國内的解揚名聲大噪,智勇忠信深得晉景公器重,任用為上卿(僅次于正卿)。

  解揚在危急關頭能大智大勇完成使命,是忠信使然。特别是臨行前的慷慨陳詞,闡述了君王之義與臣子之信,讓敵人暗暗敬服。《晉世家》也記載了此事,說明司馬遷對解揚的欣賞。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當今社會“業無信不興”。信,依然是人的立身之本,企業興旺的根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