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9:10:52

《史記》的深遠曆史意義

真正全面地以曆史形式開始溯源中華文明起源的是司馬遷,或者後世公認的第一本曆史意義的著作是司馬遷寫的《史記》。其他前朝也有零星記載,被史記這本巨著湮滅了。當時古代文人已經明白什麼是文以載道了,所以寫史很注重社會意義、人文意義和後世影響,這在後來成為不成文的慣例。而在史記之前的一些曆史記載,并沒考慮這事。例如《竹書紀年》,可以說是導緻三家分晉的元兇之一。

可以說周文王開始規範了原始文字的意義,孔子出于良知和教育目的規範了後世對文章、書籍銷毀、禁毀的手段,而司馬遷規範了後世寫史的方法,這些都是出于文明發展的整體的社會性意義。這是中國古代文人做出的一個方向性的選擇,影響深遠。

這種曆史的文化底蘊,造成中國的唯心思想,我以為思想,被足夠的壓制,直到儒教開始走下坡路,依然有能力壓制着王陽明非儒非道的心學,使其成為一種非主流文化,幾乎消失。老子的人本位思想的萌芽,被儒家徹底壓制掉。而西方這種唯心思想近百年才興起。無論用老子的方式解讀,還是王陽明的方式解讀,由于中國古代的唯心也是充滿社會性考慮,導緻西方唯我獨尊式的唯心思想言論如需辯論,總是不堪一擊。

皇、帝、王這三個字的演繹

在遠古冷兵器時代,軍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軍人的級别與地位:身在前線用小型戰斧作戰的叫“”*;身在将帥身邊使用大型戰斧的高級警衛叫“”*; 使用特大戰斧的将帥叫“”。竹制武器叫“”*; 帶刃的木制武器叫“”* ;文治天下的叫“”* ;頭戴金冠之王叫“”* 。--象形字典

不清楚這個分類引自哪裡,但說明一件事情,上古的這幾個字和現在的這幾個字不是一個意思。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甲骨文的啟發皇)1

甲骨文的王

象形字典的解釋是手持特大戰斧的将帥。和土的不同就在于,這豎立的部分的形狀是三角,而且上邊還加一短橫,以示強調或特指。後世的土皇上就是王、領導的意思,這原本無貶義,實際來自于甲骨文。土上面多一個特指的橫就是王。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甲骨文的啟發皇)2

甲骨文的土

甲骨文的土通常被解釋為地上面高聳的立墩。筆者認為,這給想複雜了。

土上面的特殊形狀,在甲骨上刻很複雜,後來被簡化為一豎,又覺得沒說明意思,再後來又給豎上面加個小肚子。也就是最早的這個地平線上面的形狀,寬泛的代表特殊的東西。還有甲骨文的土字在其上面加三個點,我在前面解讀過”易“這個字,甲骨文中這幾個點,還是代表某種東西。地平線上面的東西,那不就是土嘛。

甲骨文的啟發——今天就說一個“易”字——“易”起源考證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甲骨文的啟發皇)3

金文的皇

甲骨文皇字,缺。金文的皇,明顯是把王上面的一橫給再加工,比王要厲害。這王象太陽一樣,被崇拜,頭頂爍爍發光。後來宗教神、仙的圖像,頭頂往往加個光環,原始創意在這裡。到篆字、隸書,這發光物被簡化了,變成了白的一撇。

王是甲骨文前對首領的稱呼、皇是金文時期對首領的稱呼。因此存在王字,就已經代表當時是有組織機構了。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甲骨文的啟發皇)4

帝的甲骨文

帝原本意思是用木頭、繩子締造房屋,遮風擋雨的意思,沒繩子,不擋雨,就是甲骨文的”不“字。老子很多地方用否定的意思,卻不用不這個字,因為”不“當時表達不準這個否定的意思。不和這個帝居然同源。

領導人民遮風擋雨的,這是帝。所以大禹這種利國利民的被稱為帝。而皇側重軍事,黃帝最早統一,所以是三皇之一。

《史記》中的三皇說的很含糊,說的是天地人三皇,最後黃帝有時候被說成天皇,有時候被說成人皇,總之是中國古代的一位首領的意思。

因此在上古代,這王、皇、帝都是一字一意,都是大小不同的首領。而秦始皇為了标榜自己的豐功偉績,逼着這幫文臣想出一個新詞來,要特殊還得特指,這才有了始皇帝這個詞。

始皇帝這一稱呼讓漢皇帝當然不滿意了,誰說他是始?這事司馬遷查閱古籍,就給嬴政的始給否定了。還說這是秦始皇開會研究的,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就算周天子不論,周天子前面還有三皇五帝。這樣始就被否定了。司馬遷這樣說了以後,皇、帝這兩個字成了詞,以後被連用,分開用是指三皇五帝,連着用特指之後的皇帝了。司馬遷并沒有否定秦朝這個朝代的意義,秦國和秦朝是有區别的:秦國是周朝下屬的諸侯國,而秦朝是代替周朝的統一,漢朝是接替統一。所以秦朝的起始從秦始皇算起,淵源追溯至秦國,周朝的一個諸侯國。

甲骨文的傳說背後的故事(甲骨文的啟發皇)5

老子的東學西漸

伏羲被稱為三皇中的天皇,也就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這是文化意義的。再往前追溯,僅僅是不好找文字證據。

司馬遷實際是繼承了孔子、老子的部分思想,漢朝天地人三才,已經被明确。已經從天地崇拜演化為天地人崇拜。人的地位在上升。但是中國的人并沒有像金文的無,最終手持陰陽,漢朝的無就被改變寫法,直接采用結繩記事的無了,不談個體人的事情了。中國古代,人一直保持了一種代替宗教的敬畏天地的文化底蘊。

老子的唯心的無在中國古代,被以天地的名義壓制,直到道德經上世紀初被傳播到西方,讓西方為了解決數理文化代替宗教文化的目的,把老子這個無發揚光大了,卻把老子重視的社會意義給丢了。

社會是人的群體,整體利益,作為個體的每個人,永遠都是滄海一粟。

如此追溯,中華民族文化的起源就追溯到伏羲,明天開始說伏羲的先天八卦,《甲骨文的啟發》連載,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