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上明月光天涯共此時

海上明月光天涯共此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20:28:06

海上明月光天涯共此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1

進入伏天,天氣實燥熱難耐。多想有一塊清涼之地躲進去,得到片刻的逍遙和安甯。

我找啊找,終于發現,原來古詩詞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我所熱愛的唐詩,包羅萬象。唐詩裡有山川,有明月,有流水,有冰雪,有能使你的心甯靜和惬意的一切。

唐詩的很多意象,都使我向往,但最使我心醉的,還是那亘古如斯、高懸夜空的一輪明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讀着李白的《關山月》,我仿佛一下子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那裡,天山苦寒,雲海蒼茫,月光清冷而皎潔,戍邊的将士們常年不能回家,隻能對月思鄉,望月懷人。

那關山的明月,是保家衛國的将士們思親的象征,也是李白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情操的體現。

那邊疆萬裡吹送的長風啊,吹到了玉門關,也帶着一個個征人的思念,吹到了他們的家鄉和親人那裡。

李白沒有軍旅生活的直接經驗,但他的《關山月》寫得氣勢恢宏,意境深遠,讀來凄涼哀婉而又雄渾悲壯。

海上明月光天涯共此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2

自古以來,不僅邊關的将士們思念家鄉,就是尋常百姓,在一個個明月之夜,不能與親人團聚,心中也會湧上濃重的哀愁。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潔白,樹上的烏鴉已經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

清冷的露水悄悄地滴落,打濕了庭中的桂花。今夜,月光如水,很多人都在賞月,可是依然有一些在外漂泊的人不能歸來,那惆怅的秋思,不知落在誰家?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憂傷的鄉愁啊,就在遊子和他的親人心間。

紫陌追随日,青門相見時。

宦遊從此去,離别幾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詞。

他鄉有明月,千裡照相思。

李峤對他的朋友說,想當年我們一見如故,相處的多麼和諧融洽,雖然後來因為宦遊一别經年,但是我永遠相信,不管我們分開得多麼久,相隔得多麼遠,我們的友情,永遠都不會改變。

因為,當我浴着明月的清輝,獨自在月下徜徉不眠的時候,我知道,千裡之外的那輪明月,也一定照見了我的相思,我的牽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要說以月表達思念,還有誰能比張九齡寫得更纏綿哀婉,還有哪一首詩能比《望月懷古》更多情深摯?

當那皎皎空中輪從海上升起的時候,張九齡和他想念的人靈犀相通,此時此刻,他們雖然彼此分離,但能共同望月、懷遠,何嘗不是另一種擁有和幸福?

海上明月光天涯共此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3

張九齡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詩人,我一度以為張九齡隻是一個剛正耿直之人,沒想到在他的内心裡,也有一個無比柔軟的角落。

在這個角落裡,藏着他對親人的愛戀柔情,藏着他對自然的美好感知,藏着他在異鄉的孤獨寂寞,也藏着他對他日相會的甜蜜憧憬。

在中國文化中,月亮的意蘊十分豐富。它寄托了深沉的思念,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所以李白才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亮也是靜谧與美麗的象征,它能夠創造優美空靈和孤獨的審美意境。所以王維才寫下:“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夜空中高懸的那輪明月,還能引發人們深邃的哲理思考。

對着月亮,張若虛别有創新地發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接着又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到了北宋,關于月亮起源的這個話題,蘇東坡依然在執着地尋找着答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宇宙何其浩瀚,人類何其渺小。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曉,月亮的誕生始于何時,我們隻知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即便一個一個的生命會消失,但月亮是永恒的,它一直在天際普照人間。因為“月亮代表我的心”,所以人類的相思也不會泯滅,它将和天上的明月共生共随,直到永永遠遠。

-作者-

張風莉:筆名雨楓,中學語文教師,甘肅省白銀市作協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