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不覺又是一年中秋,在這月滿人間的團圓時節,心中總是湧起無限的情思,想念那些愛着的人,想念那些一去不回的青蔥歲月。
01
中秋,共賞一輪圓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這是唐朝詩人張九齡的名作。
在他眼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是這樣美,月光灑滿大地,盛唐下的人間,是太平盛世,是安居樂業,是繁華人間。
雖然他是廣東人,卻因科舉及第,步入高層,成為唐玄宗時期的名相。
彼時,唐朝疆域遼闊,邊塞安甯,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他的心中的家國情懷,可謂溢于言表;他心中的兒女情長,也得以在這個圓月得以抒發。
人到中年,再讀這首詩,心中有了更多況味:
當人生愛過、恨過、奮鬥過,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就要學會知足感恩。
也許還有遺憾,但隻要一家人平安健康、順遂如常,那麼一切就是最好的安排。
今夜,在氤氲着瓜果芬芳的夜色裡,你是否能停下奔忙的步履,搬一把椅子,品一杯清茶,和家人一起,仰望夜空,和月亮共赴一場“團圓”的約會?
今夜,在柔柔的秋風中,沐浴着皎潔的月光,你是否牽起了愛人的手,并肩漫步,徜徉在安甯祥和的時光裡?
又或者,雖然所愛隔山海,卻心有靈犀,在不同的時空裡,共賞一輪月,托明月千裡寄相思。
也許,不同的人,早就有了不同的答案,隻要心中有愛,心中有牽挂之人,今夜,便是一個月圓人也團圓的夜晚,為這短暫的一生,再添一段唯美的記憶。
02
中秋,共念一脈親情。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這是蘇轼寫給弟弟蘇轍的詞。
這一時期,蘇轼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
他與弟弟感情深笃,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後來,蘇轼調任到了山東密州,但此時,其弟蘇轍正在河南推官任上,終是不能如願團聚。
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兄弟倆已經七年未得團聚了。
滿懷對手足之情的眷戀,蘇轼率性而為,揮筆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何為兄弟,何為手足?蘇轼、蘇轍用一生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蘇轼年少輕狂,蘇轍卻成熟穩重,父親蘇洵覺得蘇轼的性格早晚闖禍,便一再囑咐,兄弟二人要相互扶持、相互照應。
“烏台詩案”爆發後,蘇轼獲罪,皇帝一怒之下準備砍了蘇轼,這時,蘇轍急忙上述皇帝求情,四處張羅營救哥哥。
蘇轼一再被貶,生活困難,便向蘇轍請求支援。蘇轍隻得節衣縮食,不斷接濟哥哥,以至于身為大官的他,隻得租房居住。
蘇轼去世後,蘇轍把侄子們都接到了自己身邊,将蘇轼後代全部撫養長大。
這份手足情深,比華麗的詩詞更讓人欽佩、動容。
“兄弟阋于牆,外禦其侮 ”。此生,能有兄弟姐妹作伴,人生便多了一座靠山,好好珍惜吧!
03
中秋,把愛傳出去。
中秋之夜,你最想和誰一起度過呢?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是身處安史之亂時,流落他鄉的杜甫,對妻子兒女的挂牽。
“秋月出中天,遠近無偏異。共照一光輝,各懷離别思。”這是南梁詩人蕭衍寫的《邊戍詩 》,描繪戍邊人對家鄉的思念。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感慨。
遙想古時候,并未有當下的流光溢彩、霓虹閃爍。擡頭望月,便是在暗夜中,覓得了一縷清輝。在如此清幽的環境中,怎能不令人感慨萬千、情思萬縷呢?
那時,山高路遠,交通不便,一輪圓月便承載了太多的相思和眷戀,由此綿延開來的明月千裡寄相思,便融血入骨,傳承千年。
對美好感情的向往、追求、守護,成為這熱氣騰騰的人世間,最好的注解。
在這個月圓之夜,把你的愛傳遞出去吧,讓你愛着的人,知曉你的深情;讓深愛你的人,得到愛的回應。
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不需要刻意做點什麼,也無需貴重的禮物,隻需要告訴他:“我愛你!”就足夠。
04
結束語:
又是一年中秋,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假期吧。
陪家人、陪愛人、陪友人,去郊遊、去聚餐、去賞月。
不要吝啬表達愛,不要害怕被拒絕。
深深地愛過,傾情地付出過,人生才得以真正地圓滿。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