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綠色低碳新材料,融入城市建設與更新全過程,一直是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持續創新的永恒動力。此次2022城博會,隧道股份城建物資帶來了全新的綠色材料與技術,更有低碳型土體固化劑在國内首次亮相。一起來看看吧~
2022城博會現場,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新材料,與城市共建未來”正式亮相。其中,低碳型土體固化劑重磅登場,且為國内首次亮相。同時帶來的高性能快硬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等綠色材料與技術,以及UHPC樓梯闆、透光坐凳、發光樹池等一系列城市家具模拟場景,向觀衆展示了新材料與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案例呈現和美好期待,帶領觀衆遇見真實、宜居、智慧的城市未來。
再生混凝土:變廢為寶 化“建築垃圾”為“神奇”
“一般來說,1萬噸固廢的堆放需要占用2畝土地,上海每年有5000多萬方的混凝土需求。通過計算發現,用廢混凝土替代天然石材,可減少至少10%的石子開采量,也節約了一千多畝的土地。”隧道股份城建物資總工程師徐亞玲介紹,“這也意味着一年可以保住一座天然的景觀山,同時減少了一座廢混凝土的垃圾山。”
将工程泥漿“變廢為寶”,化“建築垃圾”為“神奇”。利用建築垃圾破碎後的再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骨料生産再生混凝土,強度測試等級達C50,不僅有效解決建築廢棄物消納處置問題,也為企業開辟出了綠色産業。
記者了解到,隧道股份城建物資辦公大樓就位于楊浦區綠源天地A座。在建造過程中就運用了再生混凝土,這是上海首座再生混凝土小高層建築,也是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範工程,并獲得二星級綠色建築設計标識認證,在全國範圍内首次将再生混凝土應用于高層泵送并實施長期監測結構性能變化。“按照我們現有的碳排放計算方法,相較于使用普通混凝土的B座大樓,使用再生混凝土的A座大樓單位面積建築建材碳排放下降15.6%,在這幾年的連續監測,結構性能未見任何變化。”隧道股份城建物資總工程師徐亞玲介紹。
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隧道股份城建物資再生混凝土的技術逐漸成熟。建成了全國首條再生骨料示範生産線,旗下5家單位擁有綠色建材标識三星級證書。
高性能快硬混凝土:内環線年輕化改造工程“快速換裝”的利器
城市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更新帶動城市建設工程的方方面面。隧道股份城建物資研發生産的高性能快硬混凝土等修複材料,助力提升城市更新品質,同時也降低了對市民交通出行的影響。
隧道股份城建物資科創中心總經理李歡歡表示:“此次内環線‘年輕化’改造工程,我們為其量身定制了超快硬混凝土技術方案,最快2小時即可達到通車條件,極大縮短施工窗口期。”與傳統快硬水泥或早強劑相比,快硬混凝土在後期強度、裂縫控制以及體積穩定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大幅減少施工對居民生活和出行的影響,為城市更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據悉,隧道股份城建物資是行業内較早開始研究快速修複材料的單位之一,高性能快硬混凝土技術曾在2016年的滬太路中環線搶險工程中大顯身手,48小時完成地面搶修,72小時“築牢”鋼支撐承台基礎,為上千噸箱梁施工提供支撐,讓中環搶修秀出了“上海速度”。
近年來,隧道股份城建物資不斷加大研發步伐,從早強到快硬修複材料,從以天到以小時為計算單位,從工地現場攪拌到實現工廠預拌、現場起硬,研發産品在“更快速、更環保”等方面一路叠代,目前已形成了高性能快硬混凝土系列産品,包含預拌型和現場預混型2個類别以及普通型、快硬型、現場起硬型、普通增韌型、快硬超高性能型等6種産品。
2022年城博會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向廣大市民生動展現上海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文字:王歆瑜
編輯:奚宇軒
圖片:郭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