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阿裡巴巴高級技術專家鄧小勇(靜行)分享,主要用 Demo 演示如何通過實時計算 Flink 實時計算pv/uv的場景。内容将從以下幾部分進行:
首先為大家展示一個比較簡單的pv/uv場景。以下圖所示的APP為例,整個業務構架需要幾個入口,包括用戶訪問入口、作者入口和運營人員入口。在運營人員入口進去可以查看系統的一些指标,比如app 的pv/uv。
在開始介紹如何計算實時pv/uv之前,可以先了解下上圖的10個字段和它們對應的含義。通過這些字段可以了解到,用戶在APP上的任何一次操作都會在數據庫中留下一條對應的記錄,所有記錄就是該用戶在APP上的操作流水。
那麼如何實時計算pv/uv呢?有兩種方案。
方案一,MySQL的變更數據同步到Kafka後進行實時計算。由于 Flink在設計之初是具有流表二象性的,所以在 Flink 1.1版本之後,就可以實現 Flink 對 Kafka變更數據的處理了,包括處理一些修改、删除等操作。處理後的結果會放到阿裡雲Hologress裡,方便用戶進行大數據查詢和分析。
方案二,從上圖可以看到方案一比方案二隻多了一個Kafka,在 Flink 1.11 版本之後,可以直接通過Debezium連接MySQL,然後經過Flink 實時計算,也可以完成同樣功能。
兩個方案都可以實現,那麼如何選擇呢?主要取決于業務。如果數據隻是暫存,日志需要展示或是需要多個下遊使用,需要保存到Kafka;如果日志不需要回溯,或是沒有下遊使用,那麼方案二更适合。
實戰演示如下圖所示,我們選擇方案二(MySQL-CDC源表方式)來演示。
首先打開實時計算 Flink平台,點擊左側SQL編輯器,然後通過Create Table方式設定上文提到的10個字段。這樣就定義了數據的源頭。
定義源頭之後,接下來要構建目标表。如下圖所示,在構建目标表時,定義了blackhole_pv_uv表,構造了一個無實際存儲的目标端,充當調試作用,先把邏輯跑通,然後再去往目标端去寫代碼。Blackhole 會吸收掉輸出結果數據,先處理掉源端和計算的問題。
以上的表會落到 Flink Catalog裡,對于實時計算pv/uv上下遊表格的準備就完成了。如果需要調整表,也可以通過DDL SQL語句完成。
做好建表準備後,如何實時計算想要達到的目标呢?以最簡單的方式來演示。
先把數據寫到Blackhole裡,然後把4個字段值計算出來,比如cuurenttime,event_hour等。
通過上圖所示的代碼可以計算出,數據是什麼時候輸入的,數據的pv/uv值等等。
運行剛剛寫入的作業:
然後點擊創建SQL作業,
創建完成後,點擊啟動。
啟動後可以點擊 Flink UI 來查看運行狀态。查看時候可以看到下端有顯示記錄了8條數據:
回到數據庫也能看到對應的8條數據:
如何把實際的結果寫到holo裡呢?
核心邏輯與上文實時計算的邏輯是一樣的,唯一不一樣的是,要把計算的結果既輸出到holo_pv_uv裡去,同時也輸出到backhole裡去,也就是要把同樣的結果輸出兩份,這是在流計算裡經常會遇到的情況。甚至還有在同一作業裡不同的業務邏輯或計算結果,也要輸出到不同的目标端的情況。
打開實時計算 Flink 頁面的SQL編輯器,在輸入框中創建 temporary view,把數據記錄到blackhole 裡和holo裡。
為了實現這個目标,需要增加一個叫begin statement set和end的語法,這其實是定義了一個計算邏輯,使得在它們中間的邏輯任務就會同時運行。
然後完成部署、創建作業和啟動後,就能看到這個計算邏輯已經成功了。
作者:鄧小勇(靜行),阿裡巴巴高級技術專家
本文為阿裡雲原創内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