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7:30:24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1

【文化随筆】-8

人定勝天,是現代中國人很熟悉的成語。一般都會把它理解為:人一定能夠戰勝天。

大家知道,關于“人定勝天”的争論是很激烈的,尤其是在自媒體興盛的今天。您是正方還是反方呢?我是反方,我不認同“人定勝天”的觀點。

其實,“人定勝天”是來源于“人定則勝天”的。不過,這兩句話是有根本性區别的;而且,“定”和“勝”的含義也需要仔細地探究,才能厘清古代中國人關于“人天關系”的認知,有利于我們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有利于我們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建設。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2

一、“人定則勝天”裡,“定”不是“一定”的意思。

1、“人定則勝天”和“人定勝天”是有區别的。

“人定則勝天”,比較早的,可以在《呂氏春秋》裡見到這句話。相關的原文是:“天定則勝人,人定則勝天。”其中的“則”字,是連詞,表示順承,相當于“就”、“便”的意思 。

到了南宋,有類似的句式在文學家劉過寫的《襄陽歌》裡出現。文中有四句話是這樣說的:“土風沉渾士奇傑,嗚嗚酒後歌聲發。歌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其中的“兮”字,是語氣詞。

後來,明末的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裡有這樣的行文:“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諸君但言天道而廢人事,置三公六卿于何地乎?”其中的“亦”字,是副詞,“也是”的意思。

很明顯,上面三句類似的句子中,“定”字不能做助動詞,不是“一定能夠”的意思,否則,與後面的(則、兮、亦)字意沖突,語法上是不通的。不同時代古人的語意是統一的:“勝天”是有條件的,即“人定”,強調了人心安定、凝聚力量的重要性。

而新成語“人定勝天”是少了一個字的,其中的“定”,可以是“一定”的意思,沒有問題。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3

2、“定”是定力,是指穩定的心靈狀态和堅定的意志力。

在東方,尤其是中國的文化傳統裡,特别強調人的内在安定的心靈狀态及其作用力的重要性。曆來有注重體驗和感悟的認知模式。提倡在與外境的互動中,要放下頭腦和邏輯,以“體”驗之,以“感”悟之,從而獲得準确的認知。“定”就屬于這個範疇。

儒家經典《大學》就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在佛家那裡,說的是:“外離相為禅,内不亂為定。”籠統來看,傳統文化裡非常強調心神甯定的作用,在内心真正安定的情況下,就能處變不驚,處危不懼,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簡單地說,“定”,是“定力”的意思。它是人的一種極好的穩定的心靈狀态,是不為外物動搖的意志力。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4

二、“人定則勝天”裡,“勝”不是“戰勝”的意思。

我注意到,有人在解讀這句話時,雖然避開了“定”的小陷阱,卻又不小心掉進了“勝”的深淵裡!因為,他們沒有懷疑“戰勝”的意思。這樣,就錯得更厲害了。

1、中國傳統文化不可能說“人定則(戰)勝天”。

試想一下,華夏祖先敬畏天地,崇尚天人合一,人居天下,君稱天子,怎麼敢妄稱戰勝上天呢?所以,“人定則(戰)勝天”的論述,絕對不是傳統文化裡關于“人天關系”的觀點!

道家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還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都說明,萬物之一的人受制于道,要從道,要“配天”,否則,“不道早已”。

而儒家呢?特别強調天理在上,天命是聽。荀子曾明确地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還說“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可見,古代最權威的經典思想都認為,人是受制和聽命于天(道)的。所以,不能把“人能戰勝天”的說法,安到古人身上。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5

2、那麼,“人定則勝天”裡,“勝”是什麼意思呢?

查《漢典》,勝,是有“能承擔,能承受”的義項的。常見的用詞有,“勝任、不勝其煩、不勝酒力”,等等。

我們拿“不勝酒力”來比拟,一個人如果不“知止”,就沒有“定”,大喝特喝,結果是承受不了酒力(天)的作用,醉倒了,就有損身體健康。還有,“德不配位”的說法,也是同樣的邏輯,強調的不是“德要戰勝位”,而是德要達到位的要求,與之相配,否則會受此傷害。

由此可見,“人定則勝天”的基本意思是,人有了定力,就能承受得住天,能與天相配相應,從而發揮更大的主觀能動作用。

這樣準确地理解了“人定則勝天”之後,就可以很容易理解源于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了。這方面的論述就不展開了。古人強調的是,人要修為自己,要配得上天,從而與天合一,達到回歸大道,歸根複命的最高境界。這意味着,人至多與天合一,不可能戰勝天。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6

三、厘清“人定則勝天”的準确含義,是很有意義的。

1、厘清了“人定則勝天”,就知道“人定勝天”是膽大妄為的代名詞。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劇變,在某些特殊的曆史年代裡,人心浮躁,意氣沖天,加之出于某種輿論宣傳的需要,這樣過于主觀妄為的口号得以流行。曆史已經證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的年代,近似瘋狂的行為帶來的慘痛教訓,并不是來自于改變“定”字的詞性和含義,而是因為那時的中國人不“知止”,欲望膨脹,頭腦發熱,然後沒有了“定”,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才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的。

命定之人想表達什麼意思(如何理解人定則勝天)7

2、厘清了“人定則勝天”,就會懂得如何真正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方面,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能過分,關鍵在于“定”。修定的前提就是以“人”為最大最後的“知止”紅線,我們不是神仙,隻做人力能及的事;修定的基礎就是看住自己的欲望,知足,适可而止。另一方面,要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要修為好自己,培養強大的定力,提升自己,盡量地做到符合客觀規律的要求,完全按客觀規律辦事,就能取得最大的效用了。大家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民心,環保和社會效益巨大。這是“人定則勝天”的最好例子。它說明中國人“知止”了,心定了,與自然和諧了,天人合一了,由此使整個國家顯現出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勢頭來,不就是人的積極主觀能動性的展現嗎?!

綜上,“人定則勝天”源于古代中國的“人天關系”論述,是極其智慧的。認真學習和領悟後,有利于指導我們處理好人與外境的互動關系,也提醒我們要注重修己修定,提升自己,努力讓自己勝任人生的職責要求,更好地完成人生使命。

【往期鍊接】

【文化随筆】-7亞洲文明正在對話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中國的文化根基是什麼?

【文化随筆】-6《愚公移山》的作者列子,在文化座談會上透露了心想事成的秘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