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4 03:13:40

  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仿佛被困在了水泥森林裡,在家裡玩各種玩具,出門就去商場和輔導機構;即便偶爾到戶外玩一下,也逃不開爸媽的各種大聲阻止“别去抓土,太髒了”、“别撿樹葉,都是細菌,容易生病”,根本玩不爽~~

  生活條件好了,孩子什麼都不缺,但唯獨缺少了一樣東西——大自然,有學者把孩子遠離大自然的這種情況概括為“大自然缺失症”。那怎麼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和大自然建立連接呢?當然是多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啦。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1)

  什麼是戶外活動?

  芝麻醬,你這個問題也太沒水平了!走出家門的活動不就是戶外活動嗎?還用問~~還用專門寫一段?!

  額!!推着孩子逛商城,去遊樂園,參觀博物館,雖然走出家門了,但這些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戶外活動真正的戶外活動,有三個關鍵點:

  孩子運動起來

  真正的戶外活動,孩子要有足夠的運動量,有足夠的參與時間。孩子需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能力,參與其中,如,在公園裡玩水、玩沙、爬上爬下、撒歡兒跑……通俗點講,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時一定是“累”的。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2)

  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沒有玩具(挖沙等工具除外)

  真正的戶外活動,孩子自己對活動感興趣,主動參與其中,坐在小推車裡逛博物館就屬于被動參與哦~~戶外活動,不需要什麼玩具,大自然就是最棒的玩具啦——毛茸茸的狗尾巴草,水坑裡的小蝌蚪,蝴蝶……當然咯,挖沙等工具也是可以用的。

  戶外活動是孩子玩耍,而不是體育訓練

  真正的戶外活動,孩子主要是以遊戲、玩耍的方式來進行,而不是專門的體育競賽訓練。體育競賽訓練,當然也可以鍛煉孩子的各種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競賽訓練來替代孩子的戶外活動。競賽訓練有專門的教練,運動内容也有限制,而戶外活動是孩子主動參與、沒有固定的活動内容。

  戶外活動,孩子可以做什麼?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到戶外這個廣闊的空間,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掙脫大人的手,撒歡奔跑。那除了讓孩子跑,還能做什麼呢?踩水坑、玩沙子、滾草地、爬樹……這不是好多活動嘛!

  額!!這些活動地球人都知道呀,我們需要新鮮感~~芝麻醬這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戶外活動小創意。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3)

  走、跑、跳、攀爬

  大自然是最适宜鍛煉孩子各種大運動的場所了,走、跑、跳、攀爬……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自由運動。爸媽可以加點遊戲元素,讓運動更有趣味性。

  ● 模仿動物走路:如,模仿青蛙一蹦一跳地往前走,模仿螃蟹橫着走(多說一句,這個姿勢對消滅你胳膊上的拜拜肉很有幫助哦),模仿小狗一邊跑一邊汪汪叫……

  ● 螞蟻搬家:準備一些小物品,讓孩子模仿螞蟻,将物品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

  ● 走平衡木:在花壇邊緣行走(或者直接在地上畫一條線),保持平衡,不能掉下來。

  ● 障礙跑:在地面上設置點障礙,如水坑、石頭,讓孩子奔跑時躲過這些障礙物。

  ● 老鷹捉小雞:這個遊戲太經典了,不多介紹。

  ● 不走尋常路:同樣的公園,每次進去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呀)。悄悄告訴你,孩子都特别喜歡走小路哦!

  ● 球類遊戲:接抛球、踢球、拍球……

  ● 跳房子:經典遊戲,不多介紹。

  ● 追逐跑:追着影子跑,追着泡泡跑……總之,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讓孩子心甘情願追着跑。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4)

  提升觀察力的遊戲

  早期教育鼻祖卡爾·威特說過,“在教育上,與其填鴨式地給孩子灌輸知識,還不如開闊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大自然,就是培養孩子觀察力的最好場所~可以帶上适合孩子的放大鏡和望遠鏡,幫助觀察!

  ● 四季變換:春天花開、夏天蟬鳴、秋天葉落、冬天雪飄~~身處大自然中,最能直觀感受到季節的變換。爸媽平時要多給孩子提示,讓孩子關注不同季節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5)

  ● 觀察昆蟲:雨後的蚯蚓很多,樹上有漂亮的小鳥在唱歌,蝴蝶在花叢中流連,螞蟻在忙碌地尋找食物……孩子對一切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靜下心來,陪孩子一起觀察吧~

  爸媽可以适當提一些問題,“螞蟻有幾條腿呢”,“蝴蝶是什麼顔色的”,來幫孩子有針對性地觀察。當然咯,很有可能是孩子觀察的很投入,有一大堆問題問你。考驗你知識儲備的時刻到了!答不出來也很正常,但不要因此禁止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也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怎麼解決。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6)

  ● 觀察植物:首先教孩子不要破壞花草,然後教孩子怎樣觀察。葉子的形狀、顔色,花的形狀、顔色、花瓣、花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盛開的花、枯萎凋謝的花……孩子觀察的越細緻,就會越專注~

  ● 探險尋寶:如果覺得單純觀察有點漫無目的,那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探險尋寶。去戶外之前,爸媽先打印一張尋寶清單,打印上孩子需要尋找的“寶物”的圖片和名稱,如各種樹葉、各種小昆蟲、各種顔色、各種形狀……找到了就打對勾√。如果孩子比較多,可以分組遊戲,順便鍛煉孩子的溝通和協作能力。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7)

  提升想象力遊戲

  ● 過家家:帶上一些廚房小工具(或在大自然中就地取材),到戶外鋪上野餐墊,讓孩子準備食物,樹葉當餐盤,樹枝當筷子,泥土做蛋糕……看上去很幼稚可笑,但孩子在玩過家家遊戲的過程中可能就發展了運用符号的抽象思維。要知道,寫字和計算都是以符号為基礎的!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8)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9)

  ● 落葉作畫:秋天的落葉和樹枝是很好的創作材料,隻要爸媽稍加引導就可以。把落葉鋪成一朵花、一輛車……孩子可以盡情發揮想象,相信芝麻醬,結果一定會給你驚喜。

  ● 水畫:讓孩子用水在地上自由自在地畫畫。

  ● 玩泥巴:在泥巴裡畫畫,或者把泥巴抹在自己準備好的畫闆上;泥塑也可以,捏個泥人~

  ● 手工配飾:把帶葉子的軟樹枝做成皇冠;樹枝、花瓣和小石頭做成挂飾;掉落的小花朵做成手環……

  其實,孩子在大自然能玩的遊戲有很多。大自然對孩子成長的幫助,大的超過我們的想象。

  孩子在書上或電子産品裡看到的東西都是平面的,而大自然給孩子展現的是一副立體景象,更能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爸媽要把二維的知識和三維的實物聯系起來,整合孩子的知識~~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更願意嘗試多帶孩子戶外活動了,孩子玩的開心,順便還可以早教,多好~~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10)

  戶外活動:爸媽要做什麼?

  戶外活動,爸媽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确保孩子自由自在的玩耍~

  保證孩子的安全

  ● 選擇安全的地方;

  ● 選擇孩子能力範圍之内的活動;

  ● 防曬、防中暑、防蚊蟲叮咬;

  ● 讓孩子多喝水;

  ● 時刻關注孩子,保證孩子不離開自己的視線,千萬不要一直看手機。

  ● 教會孩子“觀察”環境,提高孩子對于危險的直覺判斷。與其嚴詞威吓孩子“不要往上爬,跌下來很痛”,不如告訴孩子“這個攀爬架很高,爬的時候雙手要始終抓緊,腳要踩着,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11)

  不要怕髒、不要怕髒、不要怕髒

  置身大自然之中,孩子什麼都想摸一下,可爸媽總是各種限制,怕弄髒手、弄髒衣服,什麼都不讓碰~去戶外玩,還讓孩子保持幹淨,孩子能玩爽嗎?還會喜歡戶外活動嘛?各位都要像小豬佩奇的爸媽學習呀,踩水坑,随便踩,不就是一點泥巴嗎?

  ● 戶外活動時,給孩子穿上方便活動的運動裝。

  ● 怕孩子玩水把衣服弄濕,那就多帶幾套衣服。

  ● 玩沙時,脫掉孩子的鞋襪,讓孩子光着腳,就不用擔心鞋底進沙了。

  髒玩是孩子遊戲的必經之路,國外很多幼兒園都有專門的髒玩時間呢……爸媽當然可以阻止孩子髒玩,但因此而消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就真的再也找不回來了。

  引導孩子,然後适時退出

  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膽怯、遲疑是很正常的,這時,需要爸媽陪着孩子,牽着孩子的手,一起邁出第一步。撿起第一片落葉,和孩子一起摸摸小草,給孩子最大的陪伴支持。

  等孩子熟悉了,敢于自己探索了,爸媽就要退出,退到孩子一回頭就能看到的位置。除非孩子邀請你,否則不要打擾孩子的自發關注和獨自探索。

  戶外活動要尊重孩子的興趣,盡管這可能和爸媽的安排或預期不一緻。你今天想去帶孩子去公園觀察昆蟲,可孩子就想玩沙子,那怎麼辦?孩子想怎麼辦就怎麼辦,畢竟,孩子的興趣才是他活動的最大動力。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12)

  當然,大人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戶外活動沒有适合的時間,随時都可以

  沒有不适合孩子戶外活動的天氣,下雨天就雨衣咯,下雪就滑雪衣咯,大風天就防風衣咯……給孩子穿對了衣服,每天都可以在外面玩。哎呦,忘了,霧霾天氣還是别帶孩子出門啦。

  孩子戶外玩爽了,回家吃飯吃嘛嘛香,睡覺再也不用千般哄,成長的更強壯和健康,你還猶豫什麼呢!

  芝麻醬,你說的容易,孩子上學後,課業繁重,周末還有輔導班,哪有時間去戶外活動呢?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芝麻醬也不能勸你停掉孩子周末的輔導班,但爸媽還是可以努力将輔導班集中到一天,保證孩子周末有一天是清閑的,這樣就可以從容安排各種戶外活動了。

  兒童學校内戶外活動時間(别讓孩子的童年隻有培訓班)(13)

  寫到最後,芝麻醬想起了三毛寫過的《塑料兒童》,“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螢火蟲,分不清樹的種類,認不得蟲,沒碰過草地,也沒有看過銀河系。他們的童年在忙做功課、忙擠校車,忙補習,僅有的一點空閑,看看電視和漫畫書也就不夠用了”。

  這樣的童年是可悲的!

  大自然對孩子身心發展的益處,是再高端的科技産品(玩具)也難以替代的。作為爸媽,誰都不想孩子變成“塑料兒童”,那就趁着現在秋高氣爽,帶孩子去大自然活動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