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hōng(波斯語:آخوند,轉寫為Akhund、Akhoond 或 Akhwand),又譯阿衡、阿轟、阿洪、阿渾、哈訇等等,是一個古波斯語詞彙,意為“老師”或“學者”。
在古代也是受波斯文化影響的民族對本民族中各種宗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如今該詞也是中國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穆斯林對本民族中伊斯蘭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
詞源及演變
漢語“阿訇”是對古波斯語的音譯。古波斯語該詞意為“老師”或“學者”。
回族學者楊志玖指出,1930年版斯坦嘎斯(Steingass)編的波斯語-英語詞典《A Comprhensive Persian-English Dictionary》中所收的波斯語AYKhun一詞,便是漢語“阿訇”所翻譯的本字。
該詞典對AYKhun的解釋是:“東方基督教主教。”此處的所謂“東方基督教”指中國明朝之前存在的“景教”,又作“大秦景教”(大秦即為古羅馬,也可指泛近東區域,唐代對歐洲、近東及中東了解甚少)、“波斯教”、“波斯景教”。
431年,景教的前身“東方亞述教會聶斯脫利派”在今叙利亞發源。後來,該派在全基督教宗教會議上遭裁定為異端,該教派創始人聶斯脫利(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人)與追随者被逐出,不得不流亡波斯,在波斯獲國王支持,乃建立教會。
後來,該派有成員經過絲綢之路抵達中國,在中國唐朝貞觀九年(635年)于長安城中興建了景教的大秦寺,景教在中國發展興盛起來,“法流十道、寺滿百城”。景教是中國曆史上的“三夷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之一,曾經是在中國的胡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之一。
清朝學者魏源在《元史語解略》中稱:“答失蠻、耶裡可溫者,本紀免租稅皆有此二等人,在增道之外蓋回教之師也。《元典章》稱先生曰耶裡可溫,蓋可溫即今之所謂阿渾也”。
文中的“耶裡可溫”即“也裡可溫”,是蒙古語的漢語音譯,蒙古語意思是“有福緣之人”,“也裡可溫”是元朝對景教信衆的統稱。文中的“阿渾”即“阿訇”的另一種譯法。此外,在西裡亞語中,景教的掌教被稱為Mar(漢語音譯為“馬兒”)。
除了景教使用該詞以外,其他源自古波斯的宗教也使用該詞。唐朝寶應元年(762年),牟羽可汗幫助唐朝軍隊平定了安史之亂以後,翌年自洛陽北歸回鹘汗國時帶走四位回回摩尼教僧人。
這些僧人在回鹘汗國的汗廷斡耳朵百裡向當地胡人傳播摩尼教時也使用Ahund一詞作為自身的稱謂。
1999年,在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發現一座古墓,墓主虞弘(碑文寫作“魚弘”)是魚國人(該國位于中亞粟特一帶),曾任“檢校薩保府”,負責祆寺以及西域諸國事宜,隋朝開皇十三年(592年)逝世。虞弘一名中的“弘”與“衡”、“訇”相同。
虞弘是當時粟特地區(位于中亞地區)的神主阿訇、國君。可見“阿訇”這一稱謂當時并不限于景教使用,而是摩尼教、祆教、景教都在使用。這“三夷教”均來自古波斯,信奉者也都是回回人,故用相似詞語稱呼宗教人士。
中國宋朝前後,又有從波斯來的伊斯蘭教什葉派及蘇非派回回人,他們可能也沿用了該詞。此後該詞逐漸經過發展演變,成為如今中國回族對本民族中伊斯蘭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