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4 20:09:08

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如今雖不再是個重要節日,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為何一定要吃餃子)1

冬至來的時候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2月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如今雖不再是個重要節日,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張仲景生活在東漢,著有《傷寒雜病論》,是集醫家之大成者。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弟子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相傳“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将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者,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被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

張仲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1800多年,在古代,家家戶戶冬至日包餃子,也有不忘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之意。今天,我們不再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但餃子卻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北方吃餃子,南方則在這一天吃湯圓,有冬至日“團團圓圓”之意。民間也有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在廣州、福建等地,一些老人仍将祭祖看作冬至這天最重要的習俗,向先人表達感激和緬懷之情。在閩南語中有“冬至大過年,唔返無祖宗”,意思說,在外打工的人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祭奠先人。此外,喝羊湯、吃狗肉、吃糯米飯也在一些地方流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